为期2天的研讨会又对发掘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论证

日前从在安徽蚌埠举行的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学术成果发布会上获悉,由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安徽省蚌埠博物馆联手历经5年规模性发掘,已认定禹会村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龙山文化晚期阶段的重要遗址,贵州文玩,应定性为“大型礼仪性建筑基址”,文玩,史籍所载“(大)禹会诸侯于涂山”有其考古学和文物支撑

自2007年至2011年,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领衔对禹会村遗址进行了5次规模性考古挖掘,揭露面积达8000平方米。经专家们多次考察和论证,对文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为期2天的研讨会又对发掘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论证,并取得共识。禹会村遗址的发掘成果,是自汉代司马迁以来两千多年考证、研究“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涂山”(见《左传》)地望的最重要的考古学证据,即古代文献记载的涂山就是位于蚌埠市淮河东南岸的涂山。

专家们认为,贵州文玩,禹会村遗址与文献记载的“禹会诸侯”事件密切相关,该遗址根据C14测定为距今4100多年,这正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基本相符,而从遗址中发掘出的经过精心设计营建、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大型而别致的T形祭坛和以祭祀为主的器物的组合,从近旁沟槽发现的大量陶器有着河南、山东、浙江以及本地区等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大体再现了当时来自不同区域的氏族部落曾在此为实施某项重要任务而举行过大型聚会和祭祀活动,由此烘托出《左传》等古文献记载的“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性。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和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