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告诉你,先民这样生活

 发掘现场照片。  骨锥。  角铲。  刮削器。

发掘现场照片。 骨锥。 角铲。 刮削器。

文/都市新闻记者刘姝 图/由受访者提供

往昔正静候被人发现,恢复其本来面目。

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消息:经过近两年持续挖掘,由该研究所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招果洞遗址内发掘出大量骨器、角器等……据现有挖掘成果及其遗产文化堆积层测年认为,3.8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招果洞一直被人类持续使用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龙告诉记者,招果洞是黔中地区人类活动的最早证据,它的“重见天日”,将建立更为完整、详细的黔中史前文化发展序列,也将助于研究中国南方低纬高原喀斯特山区古人类对于气候剧变的适应策略。

历史构建着今、昔的关系。“旧石器考古学,其实更能体现考古学的终极意义。”张兴龙说,“打开”招果洞的过去,将帮助人类更好地把握未来。

发现:地图上“不存在”的牛洞

2016年,为配合贵安新区基建工作,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贵安新区展开文物勘查。考古队为此专门购买了比例为“1:50000”的地图进行勘查范围筛选,按照经验,古人类活动的区域必然有山洞遮风挡雨,整个片区有水源、平坝等,整体自然环境优越。因此,考古队将地形开阔、有“麻线河”自南向北穿村而过——最重要的是——在地图上清晰标注有一个山洞的高峰镇岩孔村大寨组,作为此次文物勘查的重点勘查对象之一。

但现实情况并不如预期。带队参与这次勘查的张兴龙告诉记者,在当地村民称为“牛洞”的大寨村山洞里,考古队收获寥寥无几。不甘心铩羽而归,考古队又向该村村民打听,当地是否还有类似的山洞:开口宽敞、就在麻线河流经的平坝附近、干燥、能住人。

终于有村民告诉考古队,这样的山洞,隔壁的招果组也有一个,也是村民以前用来放牛的。

按照村民指示,张兴龙一行三人开着车兴冲冲前往这个地图上“不存在”的牛洞。兜兜转转到了招果组,当地村民罗大叔向考古队证实,此地确有其洞;带上开路的镰刀,就把考古队领到了这个距离麻线河两百余米、相对高差近三十米的牛洞跟前。

山洞内部,在四月的春光难以抵达的地方,植被已经变得稀疏,但张兴龙却看到了另一番“茂盛”的景象,丰厚的史前文明遗迹正沉淀于此——被落水洞破坏的圆形洞壁上,袒露着原生堆积的石器、骨器、动物骨骼等;其文化堆积层层次分明,非常规律。

张兴龙拿出罗盘确认山洞方位——朝东,采光充足,这正是古人类以山洞为家的标准之一,不由发出感叹:“不得了、不得了。”

价值:一本《极端天气生存指南》

当地人对招果洞牛洞的记忆,已经停留在村民老罗那一代。要不是张兴龙和考古队的到来,大概也将终结于此。

六十多岁的老罗告诉张兴龙,这牛洞,还是他小时候放牛时进去躲过雨。也有村民回忆,再往前一点的记忆已经追溯到清晚期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时期。有村民在山洞里躲过“匪乱”,还在洞口修筑过石墙。

清晚期修建的石墙早已损毁风化,难觅踪迹,但在山洞内,招果洞遗址却留下了丰硕的史前文化遗迹、遗物等。“牛坡洞后,我们本来以为,贵安新区不会再有更好的洞了。”张兴龙告诉记者,“但招果洞比牛坡洞,更让人惊喜。”

通过近两年挖掘,考古队在招果洞内揭示反映年代关系的底层共有73层,且绝对年代数据分布连续,这意味着,人类对该洞穴的利用从未间断。这一发现将黔中史前文化发展序列精确推到了距今3.8万年前。随着地层进一步揭示,时间可能还会往前继续推进,张兴龙说,这对于建立黔中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招果洞遗址的另一价值在于,它的挖掘与现世,将成为贵州考古界参与另一重大学术课题的“敲门砖”。

众所周知,仅在过去的四万年间,地球上就发生了两次大的极端气候事件。一个是距今2.96万年至1.9-2万年的末次冰期冰盛期,生活在东北亚的黄种人就是在这次极端气候事件中,利用白令海峡形成的冰桥,第一次发现了新大陆,成为印第安人的祖先。另外一个,是距今1.29万年的新仙女木事件。在这两次事件期间,气温骤降、冰盖扩张,受此影响,北美长矛猛犸象、剑齿虎等大型动物灭绝。

地处地球北纬27°的贵州地区及居住其间的史前族群,不可能避开这影响人类历史与命运的重要一环。今年5月份,将有来自南方科技大学、台湾大学的科研团队,将招果洞内石笋作为代用指标进行古气候复原工作,“其结果也许可以证明,贵州所处的低纬高原山区对于期间数次气候剧变事件都有很好的响应,通过研究,也许能够了解到更为精确的响应机制,以及对古人类活动的影响。”张兴龙说。

极端寒冷天气下,古人类是否用火更加频繁?遗址骨器、角器使用的增多,是否意味着狩猎、皮衣制作更加频繁?这是古人类留下的一本《极端天气生存指南》……上面到底写了什么,这都需要今后的发掘和研究给予验证。

而它的研究结果,最终将为当代科学掌握气候变化提供重要依据。四万年前的历史,也将在此,完成今、昔关系的构建。

他们在招果洞这样生活

深约25米、宽20米、洞口高4米,洞前平原袒露,麻线河蜿蜒而过。

数万千年前,这个“百平风景房”里的招果洞居民,过着的该是怎样的生活? 张兴龙说,当时古人类的生活面貌,仅从洞内出土、发现的遗物遗址,便可窥见一二:那是“顺天意而存、以万物为生”,真正的原生态生活。

张兴龙告诉记者,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已鉴定出超过25个种,包括水生的鱼类、螺类、蚌类,陆生的哺乳动物、鸟类等。以陆生哺乳动物数量最多,可辨种属有鹿类(包括水鹿、梅花鹿、鹿、獐)牛、猪、虎、狼、熊、兔子、猫、豪猪等等,其中以鹿类骨骼数量最多,“大概占据八成左右。”张兴龙说。

鱼类骨骼里发现了中华倒刺鲃的身影,当地人管它叫“清波”,现在,贵阳红枫湖里都还有这种鱼。

“当时人们的饮食还是以肉食为主,”张兴龙说,这说明“该地区的古人类还未掌握种植养殖,生产仍以采集渔猎为主。”

遗址出土了大量骨器、角器、磨制石器、打制石器等。石制品原料多为燧石,多以硬锤直接打击的方式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