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了解曾经的那个时代情况

(原标题:来自北京大学及国内考古学界30位专家学者考察黄山遗址发掘现场 黄山考古 见证“文明在宛” )

用以了解曾经的那个时代情况



专家考察玉器作坊遗址

用以了解曾经的那个时代情况



黄帝时期的“大王”

用以了解曾经的那个时代情况



专家研究出土陶器

用以了解曾经的那个时代情况



黄帝时期“大王”右手持的玉钺

用以了解曾经的那个时代情况



出土石器、玉器

用以了解曾经的那个时代情况



出土石器、玉器

右手持玉钺,左手持弓箭,脚下铺着18块猪下颌骨……他究竟是何身份?黄山遗址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遗址?其真实功能之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何重要价值?这一连串的谜题许将在4月29至30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专家论证会”上揭开。

黄山新发现 考古专家震撼不已

4月29日上午,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地的30位新石器时代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北京大学赵辉、秦岭、张海,中国国家博物馆戴向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彭小军,山东大学栾丰实,郑州大学靳松安、河南博物院马萧林,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王晓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孙周勇,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林留根,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郭伟民,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孟华平,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孙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朱叶菲等人来到黄山遗址考古现场考察、调研

从已有的考古发掘成果看,发掘区新石器时代各类遗存极其丰富,特别是仰韶文化晚期大型多件作坊及相关遗址、数量丰富的玉石器残次品和制作用石工具、玉钺砺石和18件猪下颌骨陪葬的文化屈家岭大墓M18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对确定遗址的属性十分重要。

新一轮发掘出的遗址及出土文物令专家们震撼,久久不愿离去:仰韶文化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及玉器加工遗址,体量之大、结构之复杂,国内罕见;出土的一具骷髅骨,左手持弓箭,右手擎独山玉玉钺,足部放置大量猪颚骨,他的身份引人遐想,为黄帝时期的一位“大王”,或与黄帝有关?

“文明在宛” 历史真相或将揭开

黄山新石器遗址距南阳城北12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北百米处一小山丘,山丘海拔150米,高出地面二三十米,文化层深达1米至3米,龙山时代晚期、屈家岭时期、仰韶中晚期、裴李岗时期等多层次文化叠压。

1959年,为配合焦枝铁路建设,原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在遗址西南部和北部进行试掘,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 发现房基3处、不同时期房屋10间、墓葬50多座,还发现5件独山玉玉制品,其中包含号称“中华第一铲”的独山玉铲,此发现将独山玉开采的历史提前了500余年。

2018年8月至今,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建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科学发掘,清理仰韶文化晚期大型作坊房址2座、中型房址2座,瓮棺葬46座,屈家岭文化灰坑14座、墓葬24座,汉墓3座。初步确定黄山遗址是一处居葬合一并统一规划的新石器时代重要中心聚落遗址,并发现了一处目前在豫西南乃至汉水中游地区屈家岭文化时期等级最高的氏族墓地。

2019年3月中旬,著名考古学家、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先生到南阳调研,83岁的老专家在考察黄山遗址之后,亲笔题写了“中华瑰宝 千年一遇”;4月上旬,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亦亲临黄山考察,并欣然题写“文明在宛”与“独山古玉 黄山天琢”。

“黄山遗址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石器的专业加工中心,它的生产不仅用于自用,还用于交换其他产品,这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证明。”北京大学教授赵辉在实地踏勘后感慨地说,“这个遗址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我们渴望在这个遗址能发掘出更多的东西,用以了解曾经的那个时代情况。也希望黄山遗址在用以考古学术研究以外,可作为考古遗址公园对公众开放,实现更多的社会应用价值。”

黄山遗址的诸多谜题,也许在30日的论证会上能揭开一部分,为“文明在宛”增添更有力的明证。(南都晨报记者 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