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县交通规划部门对相关线路进行了调整

灰黄公路起于宁乡县灰汤镇,止于黄材镇,全长43.8公里。2009年5月9日,灰黄公路施工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炭河里遗址核心保护区经过,致使炭河里遗址遭到了严重破坏。5月10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当地村民举报后,至纯天珠,立刻派人对破坏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及时向湖南省文物局进行了汇报。省文物局随即组织专家对现场进行了勘查,提出了初步的处理意见并将情况向国家文物局作了汇报。按照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的要求,宁乡县交通规划部门对相关线路进行了调整。由于调整后的线路仍经过炭河里遗址的建设控制地带,因此2009年9—10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公路线路上的文物点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主要集中在黄材河南岸炭河里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的石狮村、胜溪村一带。由于工程线路较长,我们根据前期调查的结果,有目的地选择了三处地点进行发掘:其中Ⅰ区位于2009年7月调查发现的河边上遗址西南,Ⅱ区位于河边上遗址东南、胜溪东岸。Ⅲ区位于胜溪村新屋组一个称为“大树堆”的山前台地上,这里与炭河里城址隔黄材河相望,距人面方鼎的出土地也仅有500米左右,2001年调查时在这里发现过堆积较薄的西周文化层。三处发掘点总计发掘面积一千平方米。

在Ⅰ、Ⅱ两区的发掘中,没有发现明显的西周时期文化层,但在Ⅱ区的四个探方中,却发现了一条西周时期的沟,沟宽约5米,深2米左右,沟较直,沟壁坡度较陡,应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沟。发掘结束后我们对这条沟进行了钻探,贵州文玩,基本搞清了其分布、走向,发现这条沟位于河边上遗址以南,自东向西通往胜溪。

在Ⅲ区的各方中,基本上都发现有厚薄不一的西周文化堆积,发现了包括柱洞、灰坑、灰沟等在内的一批遗迹。Ⅲ区与建筑有关的遗迹仅发现了少量柱洞,且皆不成形。这些柱洞直径一般在15厘米左右,与炭河里城址内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灰坑发现较多,基本上皆为不规则形;灰沟数量较少,以长条形为主。在这批灰坑(沟)中,出土了一批陶器,器类与炭河里城址所出者基本相同,至纯天珠,有釜形鼎、釜、圈足碗等。Ⅲ区比较重要的发现是在大树堆遗址的西南也发现了一条人工沟,沟的方向大致为自北向南再折而向东。

除西周时期的文化堆积之外,此次发掘的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发现是在Ⅱ区发现了一条晚唐时期的木构水渠遗迹。这条水渠叠压在西周时期的人工沟上,走向也基本一致,说明晚唐时这条人工沟虽已废弃,但痕迹依然比较清楚。

本次发掘虽然面积不大,出土遗物也不十分丰富,但却使我们对炭河里遗址的范围、布局等的认识有了一个比较大的突破。以前我们一直认为炭河里遗址的范围主要在今黄材河以北、塅溪河以西以炭河里城址为中心的这一片区域。通过这次的调查和发掘,我们发现黄材河以南、胜溪两侧的山前台地也应该被纳入炭河里遗址的范围之中。从以往的发现来看,炭河里城址内发现的建筑遗迹皆为大型建筑基址,而且城址北面的低矮丘陵也是铜器出土比较集中的地区,2003年在此也发现了一批贵族墓葬,因此,黄材河北面的炭河里城址可能只是当时贵族的居住区。至于一般平民的居住区可能应该位于今黄材河以南的山前台地上,此次调查发现的河边上、大树堆遗址可能就是其中的两个规模较大的聚落。(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高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