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领队披露曹操陵挖掘详情 “高规格形制”明显

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周围,曾经布满了红火的小砖窑场,大面积地取土使这里沟壑林立。正是烧砖取土,使盗墓贼首先“嗅”到了埋藏千年的曹操陵。近日,考古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讲述了他亲历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发掘出土过程。

考古发现的陵墓墓道。新华社 朱祥/摄

>>发现

考古领队只身下盗洞

2005年,承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阳固岸北朝墓地考古发掘工作的潘伟斌来到了这片土地。2006年的一天,潘伟斌听说西高穴村有个墓被盗了,去现场了解情况。拿手电筒一照,看不到底。他决定顺着盗洞下到墓室看个究竟。

同行的几人拽着绳子一头,潘伟斌拉着另一头下到洞里。向下滑行约4米,潘伟斌感觉脚下碰到了什么东西,以为到了底,便松开手,一下子滚到了一个很深的土坑里。打开手电一看,原来他的脚碰到的只是一个圆锥形土堆的顶部,土堆应该是顺着盗洞流进墓室内的土堆积而成。

墓门被找到时尚完好

墓室内淤泥很多,借助手电光,潘伟斌拿起相机拍照,只拍了两张,相机没电了。四下察看,有被翻动的痕迹。他向前爬行,通过一个通道,又发现一个很大的墓室。他还找到了墓门,当时没有被完全打开。但后来对此墓葬进行发掘、打开墓室后,发现墓门已经被盗墓者彻底砸坏,从墓室内部打开了。

根据墓室用砖、墓室形状和筑墓方法,潘伟斌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座东汉晚期大墓。河南省文物局部门接到紧急汇报后,立即要求当地政府对此墓葬进行回填保护,并要求加强巡护。

规格形制特征明显

钻探工作刚开始就遇到难题。墓室很深,一般探铲探不到底,探铲长度加长后,仍探不到底。最后,经验丰富的技工将探铲上部系上吊绳进行钻探,贵州文玩,发现此墓竟深达15米,墓道长40米、宽约10米。

潘伟斌很吃惊,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湾漳大墓墓道宽4.8米、长30多米。是谁拥有如此高规格的墓葬?

发掘发现,此墓坐西向东,墓道呈斜坡状,墓道两壁呈阶梯状逐级内收,明显带有魏晋时期特征。潘伟斌知道这种形制墓道在西晋时期上层社会非常流行,东汉时期则很少出现。难道是这座大墓开启了此种墓道形制的先河?

长长的墓道由一层层夯土夯打而成,每层夯土都只有五六厘米,但夯土中的料僵石显然是从外部带来特意掺进去的,这样能使墓道更坚固。夯土层次分明,十分均匀、精致、细密,从墓道最底部一层层夯打至地面,筑墓时应该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掘

大墓回填保护

仍遭盗贼光顾

2008年,潘伟斌发现已回填保护的大墓又被打开,至纯天珠,于是再次进行了回填。同年初秋,乡派出所抓获一批盗墓贼,追缴一块比较完整的画像石。河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实地调查、鉴定。专家们认为,这是一块典型东汉时期画像石,此墓规格非常高,有必要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10个月挖出石牌

2008年11月,西高穴东汉大墓考古队成立,发掘工作于12月12日开始。2009年11月8日下午,文玩,考古队员尚金山和信应超在甬道门处,清理出一块残缺的石牌,出现“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字样。60多岁的尚金山兴奋得蹦起来喊:“魏武王!这石牌上写有魏武王!”后与几天前出土的一个小石片拼起来,逐字研读为“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至当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前夕,一共出土了铁器、陶器、玉器等各种质地文物250多件。(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