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夺遗址又现93古墓

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邢台市文物考古队曾于2009年在张夺2号遗址区发现了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今年初,受省文物局委托,该考古队对张夺2号遗址区域追加了考古发掘面积(现已定名为张夺村南墓地),再次发现93座古墓。近日,该考古发掘工作全面结束,并通过省文物局验收,大量珍贵出土文物再现了2000多年前古人的生活原貌。

出土的“迷你水井”(前左一)和“迷你灶台”(前左二)

出土的“迷你香炉”

工作人员对彩绘陶器进行清理

在古墓中发现的布币

发现·古人生活

260多件陶器布满10平方米小屋

昨日上午,记者驱车至张夺村南墓地发掘考古工地。负责本次考古发掘工作的执行领队李军向记者介绍了93座古墓出土的丰硕文物遗存。

在保存文物的库房内,大大小小的陶鼎、陶坊、陶罐、陶壶、陶钵、陶碗等被分成了两个区,然后按照不同形状分类摆放,260余件陶器布满了10平方米的小屋。李军说:“这些陶器全部来自93座古墓,年代为战国至西汉(距今2000多年),因为属于两个不同的家族墓群,所以分成了两个区。”

李军介绍,至纯天珠,2000多年前,古人“视死如视生”,认为人活着时的生活和死后是一样的,因此将生活中的器具都按照一定比例做成规格较小的冥器,进行随葬。李军说:“这些盆盆罐罐正是古人用来盛菜、煮肉的工具,一些稍高的陶罐、陶壶是用来装酒的,它们再现了古人的生活风貌。”

“迷你陶器”还原古人富裕生活

在诸多陶器中,记者发现了一套组合式“迷你”陶器:一个10多厘米高的架子上挂着一个精巧的小陶罐,下面一个方盒;旁边一个长方体的陶罐上放着小斗;还有一个锥状陶器。

“有架子的这个是古代的水井,支架是用来固定汲水设备的,至纯天珠至纯天珠,小陶罐是用来汲水的,方盒就是水井!这个长方体其实是一个灶台,侧方的洞是烧火的灶膛,上面的小斗是煮肉的锅。锥形的陶器是一个放置薰香的香炉,又叫博山炉。”李军一一解说,“和它们一起出土的还有小型陶鼎、陶壶。”李军称,这组随葬品有香炉、鼎、壶及水井等齐备的生活用具,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生活很富足,并渴望死后过上同样的生活。特别是将水井制成冥器随葬在过去的考古发掘中十分罕见,说明了井在古人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很高。

发现·文化发展

该地区首次发现秦人活动痕迹

“在发掘中,我们看到很多骸骨的姿势很特殊,他们下肢弯曲,身子侧,手臂也弯曲入怀,这是典型的曲肢葬,是秦人丧葬的特有风俗。”李军说,“这是首次在该地区发现秦人的活动痕迹。”

在文物库房内,参与考古发掘的柴女士拿出一个灰陶质地的陶罐。“这是在一个秦人墓穴中出土的,经过复杂地拼接后得以还原。中间圆肚,上留高领,下为平底,这正是秦人陶制品的特征。”李军说,在一些西汉时期墓穴中出土的陶罐逐渐变成球状的陶体,高领也不明显了,底部也变得浑圆。从陶器演变可以看出,秦人在河北一带定居后,逐渐与当地文化融合。

彩绘陶罐展现古人审美与工艺

诸多出土陶器中,以灰陶、红陶器物最为普遍。其中,几个粘着泥土的陶壶和陶鼎上还隐约可见彩色的云纹图案。“这些是彩绘陶器,这在河北战汉阶段的古墓考古发掘中十分罕见。”李军说。

“云纹图案代表着吉祥、和谐,就像我们的奥运火炬一样,这也是古人的审美取向。”李军说,通过对陶罐上的彩绘对比,也不难看出古人彩绘工艺的发展、演变。

李军举例说:战国时期的彩绘陶器上是将红彩、白彩分开,直接被涂抹到器物上。汉代以后的陶器上,古人习惯先给陶器穿“白衣”,涂上一层白色的漆料,然后在白底上用红彩进行勾勒、描绘。

发现·研究意义

陶俑、布币讲述战汉丧葬习俗

除了各类样式的陶制品,如今负责看管和整理文物的柴女士对3个30多厘米高的侍女陶俑爱不释手。

李军介绍,受“视死如视生”的观念影响,古代早有活人殉葬的制度。但在战国至西汉初年,人们已开始盛行用陶俑代替活人陪葬,随葬习俗逐渐变得人性化,3个侍女陶俑成为最有力的证据,它们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另外,李军还展示了一个布满铜锈的布币。他说:“墓群中出土的多为五铢钱币,布币的发现将墓群的年代定位进一步提前。同时,出土的还有铜带钩、铜铃等。由于墓穴众多,并在不同时期墓穴内出土了代表性的器物,这对研究邢台地区乃至河北境内战汉时期的丧葬习俗、社会生活及墓葬分期将起到标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