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件铜器

荆州区纪南镇境内古迹众多,有庄王台、樊姬梳妆台、樊姬冢等。纪南镇高台村原为草场遗址,该遗址由10余个东周时期的古台基组成,在这些台基下,分布有汉代、明代、清代的墓葬。

考古人员现场发掘

出土的木俑。

考古人员取出随葬品

工作人员取出陪葬物。

本月底,纪南镇高台村刘家台发掘出了3座墓地,一座位于建设中的引江济汉干渠南岸,因早期受到破坏,只剩底板;另外两座位于干渠北岸,其西向墓地 (M2号墓),因腐蚀严重,现只剩下断裂的梁架和棺木,墓主人身份已不得而知;东向墓地(M1号墓)保存完好,里面的两口棺材依然密封着。

高台村村民王家玉说,此处原是一片农田,地势较高。

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场两处墓地的棺椁均由金丝楠木制成。据了解,金丝楠木是非常珍贵的优质木材,其生长旺盛的黄金阶段也需要60年,在刨片时有明显的亮点,且有抗腐和防白蚁侵蚀的功能,该木材在现代已十分稀有。

在现场看到,这些历经两千余年的金丝楠木,看上去依然坚韧、木材中缝里还显现出金黄色的纹理,精美无比。

疑为夫妻合葬

现场考古专家认为,高台村刘家台发掘的M1号与M2号墓地可能均为夫妻合葬墓,相距较近,属于家族墓地。这两座墓均呈立方体,大小相当,顶部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深度约1.8米。

两座合葬墓是否是同时下葬?荆州区博物馆副馆长张首明对此解释:同时下葬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夫妻两人同时死亡的几率较小,按常理推断,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夫妻一方死后先下葬墓中,另外一方去世后再行下葬。

在M1号墓地发掘现场看到,东侧棺材地势低一点,面积比西侧棺材小一点,考古专家分析认为,东侧棺材内安葬的可能是妻子,西侧棺材内安葬的可能是丈夫。

M1号墓与M2号墓内均发掘出了古时的乐器,荆州博物馆一位专家说,从这一点可推断墓主人很有文化修养,生前很富有,文玩,喜好音律。

71件随葬品重见天日

26日至27日,文玩,荆州区文物民族宗教旅游局副局长张良华与考古人员一道坚守在现场,对墓主人的随葬品进行抢救性发掘,M2号墓内发掘出了一只赭色的精美陶瓶、一条扁平木(上有琵琶式纹路,疑为古乐器),还在棺内发掘出五铢铜钱等珍贵文物。在棺材西侧边沿还有陶盂、陶罐、器盖、灶等诸多随葬品。

M1号棺室保存完好,棺材顶部的朱漆清晰可见,泛出明亮的光泽,考古人员用海绵膜将棺材顶部和发掘的文物盖住,以防止水气蒸发和风化,考古人员将双手伸入淤泥中,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件件随葬品,墓室内随葬品主要有木俑、瓷壶、瑟等器物,另外,在27日下午3时许,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件铜器,随后又发现了一团果核,其纹路十分清晰,现场人员预估为6枚。

截至27日下午5时许,荆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对现场发掘的两处墓葬的随葬品进行了清理,一共是71件。墓地内随葬品的发掘工作已近尾声,仅剩下M1号墓室的谜团尚未解开。

荆州区博物馆副馆长张首明说,文玩,墓地现场的情况显示,被盗的几率比较小,至于两处古墓随葬品的数量为何有差异,可能是因为墓地主人生前的地位不同。

敦煌专家欲“借”楠木棺

27日傍晚,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顺清以及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专家一行,也来到纪南镇高台村刘家台的墓地现场进行查看。

看到保存如此完好的棺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专家直呼:“漂亮、少见!”该所副所长陈港泉说,要“借”一块棺材上的木板,带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在场的荆州考古专家表示同意。

陈港泉说,这是他首次来荆州考察,是一次“出土文物保护”的考察,荆州出土的棺木保水性强,所以想带一块回去做棺木腐朽性研究实验。

当晚,荆州博物馆与文保专家商议决定,M1号墓室将于今日开棺。发掘出来的随葬品等文物,都将送到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进行清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