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新发现文物303处 具备马家浜文化特征

历时近5年,溧阳文物普查硕果累累。据悉,经省文物局上周最终审核,该市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共有494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303处,复查文物点191处,几项数据在常州地区均居首位。

秦建县制的溧阳,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在这批新文物点中,神墩遗址、观莲桥、舍头桥、秦堂山遗址、牛场窑群等5个遗存,被省政府公布为第7批省级文保单位,创下该市有史以来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数量最多的一次。同时,古官道、《元教授林公殉节处碑记》石刻、塘马战斗烈士陵园3处文物点,被公布为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菡子故居等16处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将被推荐为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增的5处省级文物点中,神墩遗址早在2006年就角逐“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虽未最终入围,但因填补了长江以南地区古文化的空白而显示史学价值。继而发现的秦堂山遗址和牛场窑群,以具有重大的考古、科学价值被选为“常州市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

秦堂山遗址位于该市上兴镇,属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期的马家浜文化。整个遗址由秦堂山1号和2号遗址组成。1号遗址为高出地表的圆形台地,总面积约4500平方米。地表采集到夹砂陶鼎足、鋬手、网坠,以及穿孔石斧、石锛、石箭簇、石纺轮等,其中发现2块陶釜腰檐残片,具有马家浜文化特征。2号遗址总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其规模是神墩遗址的5倍以上,该遗址南部因开挖河道遭严重破坏,文玩,专家从现场采集的大量陶片、石器、骨器以及贝壳等出土物判断,具备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特征

位于戴埠镇的牛场古窑址群,文玩,由15处古窑址(群)组成,其中华神山古窑址群为龙窑,占地面积达十余亩,陶片堆积层厚达10多米,文玩,窑址周围散落大量碎陶片,完整的陶器俯拾皆是。现场采集到的陶器主要有四系罐(俗称韩瓶)、执壶、瓶、盆等,陶胎为紫砂胎。该窑址向东与宜兴市西渚镇境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筱王古窑遗址”相连。考古专家称,该窑因延烧时间较长,产量巨大,是宋代溧阳日用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具有重大的考古、科学价值。牛场古窑址群完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四周环境依旧。窑址、山体和古陶器等元素充分反映了当年手工业与民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