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基现存台基和地宫两部分

为搞清辽上京城的布局和沿革,更好地推进对辽上京城大遗址的有效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二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辽上京城联合考古队,于2012年7~10月,文玩,对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上京皇城西山坡遗址北组YT1、YT2和YT3等进行了全面考古发掘,取得十分重要的收获。

辽上京城址卫片全景

西山坡是皇城西南的一处自然高地,上有三组东向的建筑基址群,其中北组有三座圆台形建筑基址。中间基址位于北组的轴线上,规模最大,编号为一号建筑基址(YT1)。南、北两座较小,左右基本对称分布,分别编号为二号(YT2)、三号建筑基址(YT3)。

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3个塔基)发掘工地全景1(下为东,气球照片)

YT1是一座建在高大台基上,有木构回廊的六角形砖构建筑。基址包括台基和台基上建筑两部分。台基平面呈六角形,由夯土、包砖、砖铺散水、东侧月台和西侧踏道组成。台基之上现存柱础、墙体、白灰墙皮、石条、地面铺砖及砖痕等遗迹,建筑底层平面结构保存较好。平面呈六角形,用柱三周,至纯天珠,每面三间。这三圈柱网及墙体,由内到外将台面上的空间分为内槽砖构实体、外槽回廊和台明三部分。YT1出土大量泥塑佛教造像,,大量铜钱还有石像、石经幢、陶瓷片、铁器、铜镜等,以及大量砖瓦块和部分瓦当、滴水等建筑构件。根据发掘的遗迹形制和遗物可知,YT1应是一座体量大、内外槽砖木混合结构的六角形佛塔基址。此塔于辽代始建,至少进行过两次大规模修筑,金代以后才逐渐废弃。

一号建筑基址(YT1)出土泥塑人头像

YT2和YT3也都是六角形佛塔基址,分别位于YT1南侧和北侧。塔基现存台基和地宫两部分。地面以上残存六角形包砖夯土台基,中央均被大盗坑破坏。地宫开凿在基岩中,平面为“甲”字形,由通道、甬道、宫室三部分组成。

二号建筑基址(YT2)全景(南-北)

三号建筑基址(YT3)地宫出土残石棺

本次发掘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辽代都城遗址考古。根据考古发现的遗迹和遗物,可以确认西山坡是一处辽代始建的佛家寺院遗址,位置重要、规模庞大,是当时辽上京城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佛寺北组为朝东的长方形院落,四周有院墙,西为三座六角形佛塔建筑基址(YT1、YT2、YT3),塔前有小型建筑基址和广场。三座佛塔采用一大两小、一字排开的布局形式,是目前所知国内唯一的实例。一号建筑基址规模较大,建筑结构特殊,出土大量泥塑佛教造像。其中一些泥塑人像面部刻画写实,栩栩如生,全身彩绘贴金;柱础雕刻莲花纹、龙凤纹等;倒塌建筑构件以砖为主、且数量巨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座佛塔的规模和等级。这次发掘成果确认了西山坡建筑遗址是佛教寺院的建筑性质,无疑对重新认识辽上京皇城遗址的形制布局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本次考古新发现为研究辽代考古、历史、佛教和建筑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文物保护专家现场提取泥塑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