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合作 中外联合研究 西北五省开启考古新模式

跨区域合作 中外联合研究 西北五省开启考古新模式

  西北五省一校考古工作会会议现场。

  每日甘肃网1月15日兰州(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宋菲菲)今日,记者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的西北五省一校考古工作会上获悉。近年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在考古工作中,加强跨区域合作、中外合作和科研院所及高效的合作,共同分享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发现和研究新成果,开启了考古新模式

    

跨区域合作 中外联合研究 西北五省开启考古新模式

  考古学者介绍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国家顶层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行,为中国文物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也为西北地区文物考古事业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平台和良机。在《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的宏观设计和具体指导下,文玩,近年来,西北地区的文物考古事业正在迈向新的台阶。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申遗项目,各参与省区全面统筹和稳步推进考古工作,加强互动互鉴和成果交流至纯天珠,极大地助力中国跨国成功申遗和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考古中国”、国家十三五重点研究项目“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两大项目稳步开展和有效推进,各参与省区已建立跨区域合作的联动模式,有效促进了区域内考古资源整合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区域演进模式探索和中华文明早期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西北大学在乌兹别克斯坦西天山地带开展的国际合作考古研究项目,开启了中外联合开展中亚考古的新篇章。素有“东方庞贝”之称的青海喇家遗址也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至纯天珠,树立了西北地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典范。此外,陕西凤翔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等诸多考古研究项目相继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论坛·六大考古新发现”。这些成果和荣誉的获得不仅提升了西北五省区在全国文物考古界的影响力,更为进一步开展跨省区合作、整合考古资源奠定了重要基础。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告诉记者,近年来,甘肃考古工作成果丰硕,早期秦文化与西戎文化研究、河西走廊冶金与玉矿遗址调查与研究等项目的连续开展逐步建立了跨省区合作模式的范例;中美合作“甘肃洮河流域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文化与社会之演进”项目为开展中外合作研究的“引进来”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此外,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张掖西城驿冶金遗址相继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论坛·六大考古新发现”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