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址双重城垣、南北轴线、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城址双重城垣、南北轴线、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青塘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

“城址双重城垣、南北轴线、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太子城金代城址出土的凤鸟脊饰

“城址双重城垣、南北轴线、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刘家洼东周遗址发掘的大墓M2椁室

“城址双重城垣、南北轴线、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王家塝墓地墓葬分布

“城址双重城垣、南北轴线、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玉钺

“城址双重城垣、南北轴线、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城坝遗址发掘的木牍出土情况

“城址双重城垣、南北轴线、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科潘遗址8N-11号贵族居址北侧中部建筑

  在1月10日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2018/1220/10858.html">考古2018/1214/4504.html">论坛上,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广东省英德市青塘遗址、湖北省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省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省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四川省渠县城坝遗址、河北省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榜上有名。

  填补考古空白

  “这些发现不仅提供了填补考古空白、解决重大理论和学术问题甚至历史问题的科学资料,而且展示了新颖的方法和思路、明确的课题意识、多学科合作等多方面的科研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

  青塘遗址于1959年被发现,包括黄门岩1号至4号洞穴、狮头岩等多处洞穴地点。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锁强介绍,遗址发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堆积,为华南—东南亚新旧石器过渡阶段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标尺。值得一提的是,遗址发现的一座墓葬,是中国年代最早可确认葬式的墓葬,文玩,出土了保存较完整的一具人骨化石,距今已有约1.35万年,是广东省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超过1万年的古人类化石。

  刘家洼东周遗址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遗址勘探发现墓葬共有150余座,虽然不少墓葬遭到过严重盗掘,但仍发掘清理出大量青铜器以及金器、玉器等珍贵遗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种建荣表示,通过对遗址内的夯土建筑、城墙等遗迹,铸铜、制陶等手工业遗存,以及青铜礼器组合形式,“芮公”“芮太子”等青铜器铭文的分析,推断其为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及墓地,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也提供了周王室大臣采邑向东周诸侯国演变典型个案的历史资料。

  太子城金代城址是第一座经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黄信说:“经勘探与发掘,确认遗址为一座平面呈长方形的城址。”太子城遗址规模不大,但城内建筑规格很高,经考古调查与《金史》相佐证,推测太子城即是金章宗避暑的行宫泰和宫。“城址双重城垣、南北轴线、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出土的鸱吻为金代官式建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黄信说。

  见证中华文明交流互鉴

  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对于文明起源及“早期中国”的形成等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价值。2016年至2018年,贵州文玩,考古队在遗址核心区的大型夯土台基——大营盘梁开展发掘工作,确认其顶部分布着3座院落,由北部一座大型院落和南部两座小型院落构成“品”字形布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明志表示,龙山时代晚期至夏商周时期的都邑遗址,有一些宫城宗庙建筑布局与芦山峁的大营盘梁宫殿院落布局十分接近,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遗址位于黄河几字形大河套的中心,将松散的河套区域串联起来,这对于研究其与周边地区文化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探讨这个地区在中国文明总进程中的格局、历史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资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说。

  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为屈家岭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早期的重要城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彭小军表示,城址的考古发现,为观察距今5000年前后屈家岭文化的强势北上和西进提供了新的基点。“墓葬中出土的直壁圈足杯,在仰韶晚期、大汶口文化中期和良渚文化中均有发现,是屈家岭文化扩张的典型例证。大口缸在大、中型墓中的出现,独木棺在大墓中的流行以及钺在大墓中的显著地位,文玩,表明屈家岭文化社会上层广泛参与了周边地区的深入交流。由此可见,在距今5000年前后,屈家岭文化在自身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区域之间的互动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彭小军说。

  城坝遗址出土了千余件战国晚期至六朝时期的重要遗物,其中出土的百余枚竹木简牍为全面了解汉晋帝国对郡县一级的管理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提供了新材料。从目前发现的遗迹和遗物来看,遗址呈现出渠江流域晚期巴文化的复杂性和交融性,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互动,为进一步探讨秦汉帝国对西南地区的经营及其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材料。

  科潘遗址8N-11号贵族居址发掘工作进展顺利

  除了“六大”中国考古新发现,洪都拉斯科潘遗址8N-11号贵族居址获评国外考古新发现项目。科潘是玛雅文明著名王国,科潘遗址是王国的都城所在,位于洪都拉斯科潘省科潘墟镇。8N-11号贵族居址主体是一处封闭的方形院落,19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揭露了其东部建筑,发现大量精美雕刻,表明居址的主人应为重要的王室贵族。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科潘考古队,开始对科潘遗址贵族居住区编号为8N-11的贵族居址进行发掘,目前已完成对地表建筑的全面揭露,并完成了对北侧建筑与西侧建筑北部和中部的系统隧道式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