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鼎惊现湖州杨家埠西汉墓

可爱的牛马、小巧的猪圈、奇巧的铜镜、雅致的鼎……这可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的玩具,而是近日从湖州杨家埠三期考古发掘的西汉早期墓葬中出土的一批随葬品

“这些随葬品材质样式很特别,在全国都很少见,而且,墓葬的结构也很独特。”昨天,杨家埠考古发掘领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胡继根带着记者参观了这批奇妙的宝贝,“这些高规格的随葬品说明这个墓主人比较富有。”

据专家介绍,浙江地区发现的西汉早期墓葬数量非常少,这些墓葬的发现,对研究湖州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价值。

全国首次发现滑石

昨天,一进临时库房,一排排憨态可掬的“动物组合”就让记者爱不释手。“马、牛、羊、狗……”胡继根指点着这些“玩意”向记者介绍,“这些都是陶制的,不过质地很坚硬,所以保存得还不错。”那最前面的牛,瞪着又大又圆的双眼,而马儿呢,像是一副不太乐意的样子。

还有更精彩的呢”,说着,胡继根像变魔术似的,从动物后边掏出了一个又一个“小玩具”。“这个是灶,这个是水井,这个是猪圈,这个是鸡笼,瞧,里面还有一只小鸡。”要不是事先知道这些都是从地底下挖出来的,记者一定以为这是哪家孩子玩“过家家”的玩具。

“这些全都是冥器,也就是随葬品。不过我们见过那么多各式各样的随葬品,这样精致有意思的,实在少见。”胡继根告诉记者,“在当时,猪、羊等家畜代表着财富,这个墓主人的经济实力应该不错。”

在三期发掘的2、3号墓中,一共发掘了116件器物,许多稀奇的玩意,连挖了几十年墓的专家,都是头一次见到。

像小孩子用来在地上涂画的滑石,在这里也被制作成了逼真的鼎、案,这样的滑石器在全国也是首次发现。“滑石的质地比较软,文玩,虽然加工很容易,但保存却比较困难,一不小心,就会被压碎,所以在随葬品中很少使用。”胡继根说。

这个墓葬长达8米

除了随葬器物的不一般外,这几座西汉墓葬的结构也让专家们感到惊奇。“一般的墓葬都长3米,宽2米左右。3号墓居然长8米,宽2米8,把我们给吓了一跳。”胡继根说。

“很明显,它的长宽比例是不协调的,所以我们推测这里葬了不止一个人。”专家说。

记者看到,由于年代久远,墓葬里的棺木和尸体早就灰飞烟灭了,只在墓葬的底部,留下了一些木椁腐烂的遗迹。在古代的墓葬中,有身份地位的人的墓葬,一般都在棺材外再加上几层木椁,地位越高的,木椁的层数也就越多。

在这个墓葬中间的部位,文玩,有两道分割的痕迹。按照这道痕迹,专家们把这座墓分为前室和后室。“东面埋葬的是主人,在主人的身体周围,摆放着陪葬品。而西面应该还埋着另外的人,许还不止一个。”胡继根指着已经空荡荡的土坑推测道,“一般合葬墓,都是并列着葬人的,但这个墓葬是前后室合葬的,我们是头一次发现。”

“这些墓葬都是西汉早期的,在浙江地区,已经发现的西汉早期墓葬数量很少,只有5个左右。”胡继根告诉记者,杨家埠西汉早期墓葬的发现,对研究湖州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很有帮助。”

据了解,在去年的杨家埠考古发掘中,贵州文玩,专家们共清理了11个土墩,共65座墓葬。他们还在调查中发现,杨家埠开发目前还有43个土墩,计划将分批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