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国最早的刻于石碑上的官定儒家经本

据 “光天化日”等大字石刻的可考纪年、试掘所发现的多件文物残件,专家初步确定了苗文石刻的年代上限、下限问题。

岩画的发现是城步石刻考古工作中的新收获。它既填补了省内该项文化遗产的空白,也可能成为探讨沅水流域白陶凤鸟文化源头的重要参考。

卷首语

湖南长沙,开福区东风2村巷18号。一扇有些陈旧的铁门,一幢毫不起眼的6层小楼。这里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走进铁门,文玩,不远处巷口的热闹立刻被屏蔽,小楼里太安静了……

但它的安静背后,有你想象不到的另一种惊心动魄:这里有一群考古专家,潜行在大地深处的时光暗流里。大地充满秘密,他们要和哪怕最遥远混沌的时空搏斗,像豹子一样迅猛地捕捉、攫取每一种声音、动作与气息。他们是一群湖南大地上的“福尔摩斯”,不放过时空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穿越重重迷雾,,破译大地深处的秘密

2009年,曾和他们一起,为您讲述过湖南“老祖宗的那些事儿”。这一次,我们要和您一起走进福尔摩斯们的考古“探案”现场,追溯湖湘大地上那些神秘的洞穴、城堡、石像……
让我们在谜团与真相之间,寻找和发现湖湘文化之根。

探案卷宗一号

国家考古项目之“城步苗族文字

地理方位

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陡冲头行政村地界。

案情简述

苗族是中华大地的古老民族之一,是三苗国和楚国的创国民族。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湖南苗族人口超过200万。这样一个有着绚烂历史文化的民族,却有着不为外人道的伤:苗族一度被认为只有语言,而缺乏本民族的文字

20多年前,邵阳城步一个初中少年,无意间在山林间发现了看不懂的“天书”。

20多年后,当他将秘密告诉给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专家们时,一个可能改写上述苗族历史定论的发现被揭开:少年发现的“天书”很可能是已失传太久太久的苗文。

苗文是否真的存在?城步少年发现的“天书”就是苗文吗?这些文字有何用途,表达何种意义?苗文为何一度消失,古老苗文的使用者去了哪里?他们找到了回家的路吗?

探案大事纪

2011年5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时任城步苗族自治县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的黄周凡报告“案情”。

2012年1月,邵阳市文物局将“案情”汇报给湖南省文物局。

2012年3月4日,湖南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熊建华陪同南方少数民族文字专家李庆福教授、历史学专家李绍平等一起来到陡冲头考查“探案”。记者随行采访并独家披露。

2014,国家文物局将城步苗文石刻列入年度考古发掘计划。6月下旬,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吴顺东带领考古队进驻陡冲头村。

2015年1月20日,吴顺东在“2014年湖南省考古汇报会”上,揭开诸多谜底。

壹 发现:邵阳城步惊现神秘古文字

20年前,城步少年和他发现的“天书”

位于湖南西南境的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自古便为南楚与百越相交之城,有“南楚极边”之称。从县城往西20公里,是层峦叠嶂、溪涧纵横的丹口走廊。再往西南走约15公里,便到了一个名叫陡冲头的行政村。

陡冲头村山高林密,西面是高耸如云、海拔1768米的观音山,东面则是两条沿溪水呈阶梯状分布的山坳。

黄周凡自小便生活在这里。上个世纪80年代末,黄周凡还是个读初中的孩子。一天放学后,他背着书包在山坳里砍柴、嬉戏,累了就顺势躺在一块大石头上。用手抚摸石头,黄周凡触到了越来越多凹下去的痕迹。当他翻身,细细扒开石头上的杂草,奇奇怪怪的刻痕全部现在了他的眼前。

还是初中生的黄周凡料定这些像蝌蚪样的雕刻是文字,可他一个字都认不出来。黄周凡立马收拾好背包和篮子,飞速跑回家,将刻满天书的石头告诉了父辈及村里的长者。但长者们都不知道刻着文字的石头一事。从此,石头和石头上的“天书”一直困惑着这个少年。直到工作后,他还写过一篇《城步惊现天书》的文章,但并未引起重视。

当黄周凡再一次在陡冲头的山坳里邂逅刻满文字的石头时,20多年过去了。2011年5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黄周凡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普查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这似篆非篆、似汉字非汉字,还夹杂部分符号印章文字的石刻,没有一个人认识。随后,邵阳市文物局组织相关专家先后三次深入陡冲头村进行实地考察。随着考察的深入,十余块刻着文字的石刻被发现。将石刻上的文字与已经收集到的少量古文字资料对比分析,专家有了一个完全颠覆人们认知的推测:这些大石块上的文字可能是古苗文。

而在过去,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苗族自古以来,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证据显示,苗族文字消失不超过300年

苗族是中华大地的古老民族之一,曾经是三苗国和楚国的创国民族,有着自己丰富的语言。苗族使用的近代文字,多为外籍传教士创制。新中国成立之后,苗族自己的知识分子,在1956年制定了苗文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

而苗族的古文字像一个神秘的谜团沉寂了太多年。苗族真的有自己的文字吗?如果有,苗族古文字长什么样?

一本重要的史书的出现,为寻找苗族古文字,弥补苗族文化缺失的最重要链条带来了曙光。

这是一本叫作《峒溪纤志》的古代书籍,为作者搜罗各种有关今滇、湘、川等地区少数民族资料后编就。作者陆次云,字云士,浙江人,生活在清康熙年间,生卒年月不详。在《峒溪纤志》中,陆云士专门保留了“苗书二章”,他写道:“苗人有书,非鼎钟,亦非蝌蚪,作者为谁,不可考也。录其二章,以正博物君子。”陆云士收录的是“铎训”和“歌章”两篇文章。从辑录的古苗文来看,文字由横、竖、撇、捺、点、弯勾等笔画组成,这些文字形成了一种比较科学系统的体系。

陆次云收集古苗文的时间可追溯至1722年,距今293年。这说明,苗族文字消失不超过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