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约100 米后向西北方向转折

2014 年10月,江苏淮安市生态新城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大量条石。闻讯后淮安市博物馆对其进行实地调查和勘探,确定地下埋藏的石砌建筑为一座明代水闸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淮安市博物馆于2014 年11 月至2015年1 月和2015 年4 月至9 月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由于该项目地块原属于淮安区淮城镇板闸村(后划归生态新城),故依此将之命名为板闸遗址。

板闸村即历史上的淮安府板闸镇,因此地清江浦运河上建有板闸而得名。明代永乐年间,平江伯陈瑄循北宋沙河故道开凿清江浦河,筑移风、清江、福兴、新庄四闸节制,文玩,自此开启该地前后五百余年的繁华盛景。清江浦是明清大运河沿线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是古代运河的交通枢纽和商业重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目前板闸遗址地表还留有明清三元宫古建筑和钞关遗址,分别位于发掘区的东、西两侧。两次考古发掘发现有古河道、水闸、建筑基址等诸类遗迹。

古河道

河道南北贯穿整个发掘区。由水闸口位置分为南北两段:北段由闸口向北延伸,整体略向东北方向弯曲,向北约100 米后向西北方向转折,并延伸至里运河,宽42~56 米,东、西两岸均有成排固堤木桩,可供确定河道边界;南段暂未揭露,其走向根据勘探结果显示为自南闸塘起,略向西南方向弯曲,然后向南延伸接里运河。河道内堆积厚厚的淤沙层,因地下水位高,沙层稳定性差易塌方,只沿河道两侧横向做了局部解剖,了解河道淤积情况,未做全面发掘。

水闸

水闸位于发掘区最南部,其南、北两面各与古河道相通。总占地面积约2600 平方米(含闸墩),实际发掘面积445 平米(以闸底面积计算)。

水闸整体形状大致呈对八字形,南北走向,南北连接古运河,全长57.8 米,宽6.2~56.2 米,残高5.2~7.8 米,为17 至26 层条石垒砌而成。水闸两侧为闸墩,墩体上部不存,下部通过解剖可知,每10 厘米左右分层,层面布满碎石屑,当是修筑闸体时逐层升高形成。闸体残存最高处距地表1.5 米。

平面结构分为雁翅和正身两部分。正身部分长7.1米、宽6.2 米;中部偏南位置为闸门槽,闸门槽宽0.25 米,深0.11 米。闸门槽底部有一条门槛门槛长6.42 米,宽0.24米,至纯天珠,高0.25 米。雁翅分为迎水雁翅和分水雁翅,其中部均有两次转折。其中东迎水雁翅总长25.0 米,西迎水雁翅总长34.7 米,东分水雁翅总长28.1 米,西分水雁翅总长44.8米。闸体以正身为界,南部为上游闸塘,整体较短,南宽北窄,略呈梯形,是为迎水面,长19.0 米,宽6.2~54.4 米。北部为下游闸塘,较南部长,北宽南窄,同呈梯形,是为分水面,长31.5 米,宽6.2~56.2 米。

立体结构可分为筏形基础和闸墙。基础部分由地钉、龙骨木、底板和横梁等构筑而成。地钉位于最底部,采用密集木桩钉于地底作为基础。地钉之上横铺龙骨木,从解剖情况来看,门槛以南共有8 根龙骨木,北部数量未知。龙骨木与地钉之间榫卯相连。龙骨木之上为底板,由枋木纵铺并排拼接而成,早期受水流冲击破坏较严重,中部枋木有部分缺失。底板全长29.0 米,以门槛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长11.4 米,共两排枋木;北部长14.4 米,共三排枋木。前后排木料之间以企口榫衔接,同一排木料之间以穿带榫连结,此外还以铁钉钉入底板和龙骨木, 用以固定底板。底板南北两侧各有一排横铺的条石相护,条石之外用擗石桩加固。地板之上为横梁,横梁同样受到水流破坏,中部损毁,仅余两侧与闸墙相接部分。南侧横梁有4 根, 北侧6根。横梁之上有企口痕迹,应系不同长度木料拼接而成。横梁用铁钉钉于底板之上,其整体长度随所在位置与闸体宽度相适。

闸墙以底板和横梁为枕木,用条石错缝垒砌其上。同层条石之间用铁锔扣固定,上下层条石之间采用石灰加糯米汁作粘合剂。闸墙的每处转折均以凿成转角形状的整块条石砌筑,以保证不同走向的墙体之间连接坚固。

在西闸墙南北两侧雁翅2.8 米~3.5 米高的位置发现有若干凹窝:一种为柱形凹窝,内部较为平整,深度较浅;另一种锥形孔,外大内小,深度略深。东闸墙整体和西闸墙正身部分则未见此类凹窝。闸墙2.8 米高的位置以下条石可见清晰的水流冲刷痕迹。此外,在东北、西北、西南三条雁翅的第二处转折处下部墙体的侧面,均发现有向自身所靠闸墩内部伸入的有转角条石,其中西北雁翅自该处转角开始直至雁翅尾端的这部分墙体,其下方基础为密集木桩,基础顶端位置距水闸底板有2.0 米的距离。

根据闸墙条石规格、新旧程度、以及砌筑方式的不同,结合部分墙体残留多余的条石转角和墙体基础高低不同的情况,判断目前发现的这座水闸遗址至少经过两次修筑,其后期存在过一次以上的重修,重修时将闸体整体加高,并对东北、西北、西南三道翼墙改变走向和加长。根据闸体走向与河道两侧固堤木桩的关系来看,木桩走向恰与重修后的石工翼墙走向相连接,二者应为同时期遗迹。

建筑基址

目前发现的建筑基址有房址道路和水沟。建筑基址大部分较为残破,其废弃后曾遭取砖破坏,但整体格局仍大致保留下来:房屋排列呈东北—西南走向,排房之间有砖铺路面隔开,水沟自路面和房屋之下横穿。

F13 是建筑基址区面积最大的一座房址,为长方形单体建筑,南北长12.6 米,东西宽6.0 米,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邻路而建,方向290°。南北两侧为山墙,东西为檐墙,均只余墙基,不存墙体。西墙墙基残断严重,其他三墙相对较好。F13 共有24 个正方形柱础,部分残破较甚,几不可辨。房内砖铺面基本不存,从小片残留可知,房内应为错缝平铺。房内靠近南北两山墙各有一条东西向砖砌小排水沟,应位于砖铺面之下,横穿房址,与两侧檐墙外小排水沟连为一体,系房址排水设施。

遗物

板闸遗址出土遗物十分丰富,以明清时期为主。其中尤以水闸出土遗物为多,收集器物标本近千件,种类庞杂,有陶器、瓷器、石器、骨器、铜钱、铁质工具、木构件、石构件、衡具等,主要以瓷器、铜钱和铁质工具为大宗。瓷器均为明清时期遗物,以青花为主,有碗、盘、杯、碟等造型。

铜钱数量极众,以宋钱为主,其次为唐钱。铁质工具有钉、篙头、钩、戈状勾刺、叉、锚、刀、铲、锥、箍等生活用具和船工用具。此外还有部分水闸附属构件如绞关石、系缆柱和碑座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