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调查报告的撰写提供了大量重要的新鲜资料

201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井陉县文物局联合组成井陉窑考古复查队,自3月13日开始,对分布在井陉县及井陉矿区的井陉窑址进行了全面的实地复查,收获颇丰。

对已知的11处窑址进行踏查。在位于县域中部的井陉矿区冯家沟窑址复查中,除1990年4月发现的冯家沟村南、村东瓮窑沟窑址遗迹外,又在瓮窑沟南段,原石家庄市园林艺术陶瓷厂拆平的超大面积厂区寻找到地下古窑场的线索。这里原是战国秦汉时期古井陉城的东城外地段,至纯天珠,瓮窑沟在城东北角分支流经古城东侧,在东南角外与南城壕(白沙河)汇流南去,实际整个瓮窑沟东支是古城的东护城河。这样看来,城东门(天护村东阁)以北城壕两岸的古窑址实际延伸到东门以南的厂区地带,南北200多米。在天护古城内,又见到与天长城相似的情况:自东门东大街向西至唐东禅院附近以至整个城东北部地带有宋、金细碎瓷片的散布。在一院落东北角外墙基下,还发现厚约近1米的纯垫圈层出露。在其西北面的一长约30米、宽15米、深1米的方形取土坑中的周壁、坑底采集到宋、金瓷片和窑具遗物,个别甚至可见唐代的青瓷实足碗片。这些迹象,进一步显示了原认定的冯家沟窑址,不仅是志书中记载“明时充贡出井陉”的缸、坛、瓶、罐之属的晚期粗瓷窑场,也绝不是仅仅分布于冯家沟一村的二里沟地,至少应是宋金时期繁荣过的一处大型窑场。1999年发现的金代南横口窑址,在这里除了复查到此前没有发现的宋、金窑址文化层外,还在绵河与甘淘河交汇口的村东北角、绵河村北部、村中部以及村西侧等地发现了五组八处作坊、14座尚存的窑炉

Y1及作坊Y1的作坊处于甘陶河河边平台之上,其与窑炉一字向东排开,远看犹如一排窑洞,由南向北依次为出灰洞,窑炉门,作坊1号洞、2号洞、3号洞。进入窑炉内门,可见近方形的窑室,平面由火膛和窑床构成,火膛被废弃物填满。其下内出灰门在南侧,连通出灰洞达外出灰门;窑室由耐火砖砌成,四壁抹角直立,上部内收为穹窿顶,顶部前后各有对称马眼一对,正顶部有稍大的天眼一孔与马眼同为散热孔;后壁下部左右两侧各有方形出烟孔一个,出烟孔与其背后的烟囱相通,将烟尘排出。外部烟囱置在穹窿顶外的后部,为两根直立的烟囱,现仅存下部。在其顶部的后面有庙宇一座,原为“窑神阁”。据查,1号窑炉由明清一直使用到公私合营,其后陶瓷厂迁走,又归集体个体所有,用之烧瓷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与其同排的作坊为窑洞式,拉坯、捏塑、凉坯、上釉都在其中进行。

Y3及作坊Y3的作坊与窑炉是另一种三层阁楼式建筑群;一层,即为西向的临街大门大门两侧为窑洞式工坊,各两间,最南端则是窑炉的出灰口,外表亦以窑洞门式并立。进门拾阶而上即为二层,也是这处作坊最精华的部分。其中部是一处向西敞开式天井,围绕天井的南部是向北的Y3窑炉,由较短的窑道进入窑门是如Y1的窑室,只是因长期弃用而顶部已显漏隙,中部外壁已部分剥落。二层的东部和北部分别是作坊的工房、库房、工具房和窑工的宿房等。外表建筑讲究,如东部向西的工房外有三卷连檐的洞;北面的二进门与工房之间还辟有此窑的窑神龛;由二进门的向北、向东、东北还各有进量不等的作坊间等,观者如入迷宫。由大门北的通道可达三层,三层建筑因塌坏,多已不存,只是东南的窑房和南部的穹窿顶及烟囱根部尚存。

Y4及作坊Y4及作坊又是一种组合形式,它们北与Y3相连接,但结构完全与之不同。当地称为“拐角楼”,是内砌匣钵、外包砌青砖而建造的二层五间六角式的小楼。一层正中为券顶过洞式门道门道内东、南开有两门,由于将Y4包砌在内,两室均不成规矩;由之可见窑壁的结构,推测这两间可能为储物所用;门道的另一侧为楼梯门,由此拐上二层。拐角楼的门道外北侧是Y4的灰道门,为券式门顶,仅高半层,由此进入灰道,在地下穿楼与火膛连接。穿过门道向东即是Y4的窑门,Y4与Y3相似只是保存更为完好。拐角楼外东南沿坡上到楼外二层处,又面东开一门,可进二层内,至纯天珠,在二层内之拐角处建隔墙,将之分为两间,应是作坊工房部分。二层的门外正对Y4的穹窿顶外部及烟囱根部。Y4位于拐角楼东部,倚楼而建,建筑结构基本与也Y3相同,只是保存状态稍好。出拐角楼向西,仅一院之地就是穿村而过的旧大道(今平涉公路)。

Y5处在该村的中北部,向北不远既是由山西而来的绵蔓河,保存完整,至今遗留有一个独立的大院。

Y7、Y8、Y9处于村中部,Y10、Y11、Y12处在村西部,窑炉保存已均不完整,但作坊依然存在。

Y13、Y14遗存在村子的最西边,号称“大西窑”。两窑各据东西,中间有8间作坊,一字相连,窑及作坊前有较大的场院,是南横口窑炉群中保存最好的窑场之一。

初步观察,这些窑场虽都是明、清、民国的遗存,但它们的结构并非完全一致,时代也非整齐划一。究竟那座窑是什么时代,计划将其中个体部分全部征为国有后,再进行清理、认定。

东窑岭窑址是1989年10月发现的最初六处井陉窑址之一,位于中心窑址城关区东3千米处的东窑岭村东。在横亘村北的鸡鵮垴东端南侧发现了瓷片坡的“瓦子坡”,其东200余米有矸子坡,即原料采集地。由采集到大量的宋金时段的瓷片、窑具,可知是一处宋金阶段为主的窑址。经清理,在长67.5米、宽13.5米、深2~3.8米的基槽内清理发现43口矸子井,灰坑6个。矸子井处在鸡鵮垴坡的裙边,保护范围边线外侧,开口在ƒ层灰黑杂土或④层黄矸子渣下,分圆形(19个,口径0.9~1.2米)、长方形(24个,口径约0.7×1.2米)两种,至纯天珠,穿过⑤层红黏土即达灰白色的矸子层。

由于基槽并非整体揭开,因而所见的矸子井并非是这块面积内的全部,按密度依照约0.2~2米的间隔,估计还有20~40个井没有揭露。这样总面积为900平方米的地槽内,约有60~80个採矸子井。清出的瓷片粗、细皆有,分白、酱、黑三种;器形分别有碗、盏、杯、盘、瓶、盒、缸、罐、盆、枕、香炉等日用瓷;装饰见有划、刻、印、点彩诸种,内容以花卉为主。其中黑釉瓷占了较大的比例。再现了当年调查所获的情景。个别灰坑清出的瓷片见到白瓷敞口、侈口、弧腹宽圈足碗背不施化妆土的带有五代特征的瓷片外,矸子井为宋金产品。故可以认为这些矸子井的时代下限大多为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