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街坊邻居都会走出家门

村里的街坊邻居都会走出家门

  南康古文表演。

  一把二胡、一人多角,自拉自唱、以唱为主……南康古文以说唱古文故事而得名,是赣南客家人中流行很广的有着高度文化内涵的一种民间曲艺。南康古文源起于客家民众基层,是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近日,记者来到南康区非遗展示馆,深入了解这项传统的说唱艺术

  古文是我国盲艺人说唱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流传至今,南康古文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尤其在宋、清及近代中国战乱时期,传唱古文和观赏古文表演的民众数量颇为壮观,从陆游的“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便可证明盲人说唱在宋代已经盛行了。

  “南康古文是客家文艺百花园中一支朴实、淳厚,散发着客家乡土风情幽香的小花。”南康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康古文与其他姐妹艺术相比,虽谈不上富丽堂皇,也谈不上光彩夺目,但就其别具特色的演唱风味而言,它有着浓郁客家语言的韵律,也称得上是文艺百花园里别具一格的花朵。

  “小时候,在农闲时节,只要盲艺人的古文曲调一拉,村里的街坊邻居都会走出家门,围住盲艺人,听他弹唱自身坚强生存的求生方法,讲述自身身残志坚的故事,激励人们要乐观面对困难,勇攀高峰,敢于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爱好古文的南康区唐江镇竹下村村民黄鹏回忆说,伴随抑扬顿挫的韵律,惟妙惟肖的表演,盲艺人用地道的南康客家方言说唱,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感人至诚。

  据介绍,南康古文主要分布在该区的龙岭、浮石、西华、赤土、三益、唐江以及北片6个乡镇。南康古文艺人大多是盲人,因而传统的说唱曲目颇为悲凉,听后让人心生怜悯。

  早期,南康古文多为一人独立完成表演,其伴奏乐器是一种简易的赣南客家乐器——勾筒(亦称瓢弦),上世纪60年代,勾筒逐渐被二胡取代。南康古文采用四句式的古文演唱,其起句和结束句跟南康的山歌起句和结束句,旋律几乎相同,演唱曲目反映的都是古典传说、神话、故事及劝世韵文等。

  1964年,南康曾举办过一个30多人的盲艺人培训班,组织了一支由8人组成的盲人文宣队,排练了许多新曲目,如《歌唱雷锋》《王杰》《焦裕禄》《学习人民解放军》《白石开红花》《库下红旗飘》等,受到百姓的欢迎。

  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南康古文曲艺在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南康区三江乡南坑村冯世钟,3岁时失明,从未上学,10岁拜第二代传人黄春芳为师开始学唱古文,17岁考入南康盲人艺术团,曾在赣南剧院及赣南大部分县城剧场献艺,深得当地民众喜爱,录制了《石轿记》《鲤鱼歌》《劝世文》等3套赣南民间古文影碟。

  南康古文具有特殊的艺术感染力,其内容蕴含着积极进取的精神,饱含着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有着很强的地方特色和感染力。南康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认为,南康古文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地方凝聚力,加强当地人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南康古文还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传承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事业的繁荣,南康古文受到新兴艺术的强烈冲击,喜爱南康古文的人越来越少,能唱南康古文的艺人也正在减少。为呵护这朵客家文艺百花园中的小花,南康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南康古文传承保护问题。2009年,南康专门组织力量对全区古文进行了细致的普查摸底,搜集整理了30多本曲目,对8位古文传承人演唱的录音、录像资料进行了存档。同时,对那些古文爱好者进行了培训,并组织老艺人给他们传教。近年来,南康还规范古文唱本,将南康古文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旅游景区,对南康古文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南康古文朴实、淳厚、通俗易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别具特色的演唱风味,彰显着浓郁的客家方言韵律和人性文化和谐光辉,值得我们保护传承好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黄学德、肖学荣、记者温居林)

  (本版资料图片由黄学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