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要从大到强大再到伟大的跨越中

  中国巨石的愿景是,到2022年末,公司将继续保持粗纱规模全球第一,实现细纱规模全球第一,实现技术与装备技术持续全球领先,企业竞争力全面增强,行业领导地位全面巩固,民族工业地位全面体现,最终实现由大到强大的转变,由强大到伟大的跨越。

  从生产规模不足200吨的作坊式小厂,到拥有世界五分之一市场份额的全球最大玻纤制造商,中国巨石书写了一个夹杂着混改、创新、出海等多重元素的“中国故事”。

  4月22日,以“逐梦奋进再出发”为主题,中国巨石迎来了上市20周年庆典。当天,公司智能制造基地年产15万吨玻璃纤维、2亿米电子布生产线宣布正式投产,意味着中国巨石第四次创业征程已经“再出发”。庆典上,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说,“混改是个好东西,巨石很会‘混’。”

  巨石的“大”有目共睹。但在中国巨石总裁张毓强的眼里,巨石要从“大”到“强大”再到“伟大”的跨越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5年,将再造一个智能制造的巨石,实现高质量发展。”

  20年描画“巨石曲线”

  中国巨石的增长曲线令人惊艳。1999年至2018年间,中国巨石总资产增长了28倍,年复合增长率达39.4%;营业收入增长了27倍,年复合增长率达39.1%;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48.57%。

  玻纤的原料是矿石,这是“巨石”两字的内涵之一。目前,中国巨石的玻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环保、交通、电气等领域,产品达6万多种。截至2018年底,中国巨石总资产超300亿元,年均增长18.08%;玻纤产能规模居世界第一,年均增长21.98%。巨石一天生产的粗纱可绕地球202圈,生产的细纱可绕地球110圈。

  “对外坚不可摧,对内熔炼自己。”中国巨石总裁、深耕玻纤产业40多年的张毓强曾向上证报记者解释“巨石”的另一重含义。

  回首中国巨石的成长史,“熔炼自己”的关键一步是混改。1999年,中国建材和民企振石集团合资设立中国化建(中国巨石的前身)在上交所上市。这一步,对巨石乃至中国玻纤工业的发展来说生死攸关。

  时间拉回1997年,巨石面临内忧外患,资金瓶颈成为巨石发展的掣肘,巨石感觉后劲不足。

  创始人张毓强明白,企业要想前进必须有巨额资金支持。他说,当时巨石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与国外玻纤巨头设立合资公司;二是与主动找上门的中国建材合作。最终,张毓强选择与央企联姻振兴民族工业,联手将“中国化建”(“中国巨石”前简称)“送入”A股市场。利用上市融资,巨石建成当时国内最大的1.6万吨无碱池窑生产线,跻身国内第一方阵的行列。

  2007年,中国巨石核心子公司巨石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联想弘毅,获得7500万美元用于投建年产12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2008年7月,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年产60万吨玻纤生产基地在桐乡建成,巨石坐上了世界玻纤头把交椅。

  利用资本平台,中国巨石又收购了巨石集团剩余49%股权,2015年底定增募集资金48亿元。在资本助力下,公司完成了整厂搬迁、全球营销网络建设、产能规模扩张、国际化布局、智能制造等一个个大手笔。

  20年后的庆典论坛上,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和巨石创始人张毓强对这段姻缘感慨良多。宋志平表示,双方因“发展”走到一起,一路见证巨石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玻纤企业,并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混改的道路,“这是一开始没有想到的”。张毓强强调的是巨石的“单纯”,“不是我们比别人聪明,而是我们把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玻纤产业上。”

  登陆资本市场20年,中国巨石的增长曲线令人惊艳。1999年至2018年间,中国巨石总资产增长了28倍,年复合增长率达39.4%;营业收入增长了27倍,年复合增长率达39.1%;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48.57%。

  混合制改革的“巨石模式”

  巨石探索出了均衡股权结构下的混合所有制模式。目前,中国巨石董事会拥有9名成员,其中4名来自中国建材,2名来自张毓强旗下的振石集团,另有3名独立董事,均是战略、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

  中国巨石迈向全球,光有钱是不够的。中国巨石的活力源泉,来自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

  在“央企市营”的平台上,中国巨石充分利用央企的规范管理、规模优势、技术实力,以及民企的灵活性、激励机制、企业家精神,两者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用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的话说是:“央企实力+民企活力=企业竞争力”。“混改是个好东西。”宋志平说,“巨石很会‘混’,双方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机制、方法。”

  中国巨石相关负责人表示,巨石探索出了均衡股权结构下的混合所有制模式。目前,中国巨石董事会拥有9名成员,其中4名来自中国建材,2名来自张毓强旗下的振石集团,另有3名独立董事,均是战略、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在这种董事会构成下,任何一方股东都不能独断专行。任何重大事项均需在各方充分协调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从而保证公司的重大决策科学合理,共同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大股东中国建材,主要关注投资、布局、财务和合规经营等重大事项,不过多干涉日常的经营管理。每一个重大的议题都会经过多轮的讨论和酝酿,董事会成员之间提前进行务虚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相应提交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各位董事独立发表意见。

  “投资企业,是在寻找企业家。”宋志平强调,巨石的成功,与优秀的掌舵人密不可分。这么多年来,中国巨石一直由总裁张毓强掌舵,他还兼任巨石集团的董事长兼CEO。这位热爱跑步的企业家,早已“熔炼”为巨石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带着民企的活力“基因”,中国巨石较早建立了竞聘上岗的人才选拔机制及多层次的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等。

  科技创新方面,巨石开展全方位创新、全角度创新和全员参与创新的“全面创新”管理体系,使得“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无处不有、创新人人可及、创新人人有责”。公司牢牢掌握了玻璃配方、产品研发、工艺装备等核心技术,建立和完善了研发管理、奖励激励等制度。中国巨石已构筑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战略规划、动力保障、科研开放、知识共享、高效组织5大系统为支撑,成果转化等15项机制为手段的“1.5.15”创新体系,建立了20多项制度来保障创新体系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