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遠艦”等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原標題:“經遠艦”等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日前公布,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遼寧庄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等十個考古項目榜上有名。

今年參與“十大”角逐的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申報的34項考古發掘項目,年代從新舊石器時代到晚清,時間跨度長達上萬年。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介紹,2018年,國家文物局共批准955項考古發掘,其中有212項是主動考古發掘,還有些是在被犯罪分子盜掘后所進行的搶救性發掘。“商周時期的不少新發現都是‘劫后余留’,這些新發現讓我們切身地感觸到‘盜墓’對國家歷史文化的毀壞,是根之傷,是心之痛。”宋新潮說。

最新版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項是遼寧庄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爆發,北洋水師“經遠艦”至死不降,沉入海底﹔2018年,聯合考古隊開展專項調查,証實遼寧大連庄河海域一艘鐵質沉船殘骸為經遠艦。同時,考古工作者第一次發現了北洋海軍的艦銘牌,並首次明確了其材質、工藝及安裝方法。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柴曉明表示,“經遠艦”的發現為研究中國近代史、海軍發展史和世界海戰史等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每一項入選“十大”的項目,都佐証著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某一個片段,揭秘當年的文化。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溝口遺址出土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使用燃煤的遺存﹔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為鑒真東渡提供了重要的物証資料﹔陝西延安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了多處大型人工夯土台基及院落,似可被視為中國最早的宮殿宗廟建筑雛形。

“十大”新發現中雖然沒有北京的項目,但有一項與北京頗有淵源。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是第一座經考古發掘的金代行宮遺址,是近年來發掘面積最大的金代高等級城址。宋新潮說:“這處遺址將成為2022年冬奧會崇禮賽區的中心,為冬奧會增加文化元素。”不僅如此,該項目還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簽訂了建筑考古研究復原與展示、出土遺物保護與科技分析等課題合作協議。考古發掘、研究和保護“齊步走”。同時,很多高校也參與了該項目,對動植物考古、三維數字化、地理信息系統等領域開展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學部委員劉慶柱連續多年參加“十大”評選。他說:“評選是為了保護,保護的目的是更好地利用,讓更多人可以了解中華文明,增強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

●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陝西延安蘆山茆新石器時代遺址

●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溝口遺址

●山西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

●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

●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

●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

●重慶合川釣魚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遺址

●遼寧庄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

(記者 劉冕)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