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修地铁,得先进行文物勘探

  新华社西安4月4日电(记者张斌、蔡馨逸)近日,西安地铁5号线修建过程中发现文物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记者从西安市文物局了解到,此次地铁“遭遇”文物并不突然,早在去年7月至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就对地铁5号线的选址进行了勘探。

  “勘探中,我们发现了夯土建筑基址、灰坑、墓葬、水井和一些带有文字的建筑构件,据此推断这里可能是三秦之一雍王章邯的都城‘废丘’。此后,文物部门和地铁部门还专门探讨建设方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自力说。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登记在册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达324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2处,省级文保单位有108处。当城市轨道建设可能遇到数量如此庞大和高级别的文物时,很多网友因此带着关切的语气调侃:在西安修地铁,不仅施工队累、考古队更累。

  “因为考古工作的特殊性,有时项目多、周期长,确实很累。”从事考古工作26年的西安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唐龙感触颇深。他举例说,规划西安地铁1号线时勘探出了3处墓葬,2号线勘探出174座中小型墓葬,4号线勘探出36座墓葬。

  但在唐龙看来,劳累换回的文物保护成果更有价值和意义。“得益于文物部门和包括地铁公司在内多部门的密切合作,地铁选线最大程度上避开了重要的文化遗迹,勘探出的也都是一些中小型墓葬。”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建设分公司技术管理部工程师李勇伶说,对于一些绕不开的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地铁建设也会设计多个方案进行遴选,并合理确定施工技术。比如,地铁2号线要经过西安钟楼,经过和地质、文物等部门的综合研判,最后选定了从钟楼两侧绕行的建设方案。“因为施工过程有打桩加固,在后期监测过程中,我们发现震动值非常小,将对钟楼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作为全国少数几个建设工程项目必须提前进行文物勘探的城市,西安近年来不断探索实践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的相融相生之路。

  一方面,西安市编制了《西安城市轨道交通文物保护规划》,形成了一系列可操作的保护措施。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副总经理王超介绍:“在编制地铁网络规划和线位设计阶段,轨道集团都会提前委托文物部门对地铁沿线文物进行调研和普探,尽量避开重要遗址和古建筑。在施工阶段,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遇到个别未探明文物,我们会提前编制文物保护紧急预案。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地铁途经的重点文物加强了监控测量,长期追踪其影响。”

  另一方面,西安也在不断实践对文物进行“活态保护”和传承。比如,近年来通过对大明宫、昆明池、薛家寨等历史遗迹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文物正在逐步走出“想象”,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形成西安独特的气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