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大盘下跌的同时也取得了稳健的收益

  本周,银保监会在官网发布发言人接受媒体采访的新闻,明确指出“鼓励险资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拓宽专项产品投资范围,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从政策导向看,无疑对A股的资金面是一大利好。但如果将鼓励险资入市的导向,简单理解为立刻就有上万亿资金排队入市,甚至借此进行题材式的炒作,则是完全会错意。事实上,险资从来没有离开A股,险资入市的蓝海除了二级市场之外,更在产品创新,确保资金长期稳健增值才是险资扩大参与A股的根本目标。

  险资入市约束尚未实质性松绑

  两年多前,险资在A股掀起举牌潮,“宝万之争”历历在目,部分风格激进的险资也因此被冠以“野蛮人”、“害人精”,甚至还有负责人被重罚。在2017年初,当时的中国保监会发布通知,将股票投资分为一般股票投资、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三种情形,除了第一种不做限制之外,后面两种分别需要事后备案和事前审批。同时,对险资投资单一股票和权益类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也做了相应的规定。在多重约束之下,险资举牌现象骤减,对单一股票走势的影响也大大削弱,基本成为不涉及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财务投资者

  应当说,当时的监管措施是十分必要及时的,避免了险资过度集中投资的风险,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层可能更迭的影响。而本周“鼓励险资增持”的说法,并未涉及到相关措施的松绑,仅提及“加快有关备案、核准工作”,市场不可能因此重现2016年末的险资举牌潮。更何况,目前现有的投资股票上限为30%,而险资实际投资比例约为12.3%,只要有投资的资金和意愿,在目前规范要求下,是能够得到满足的。因此,“鼓励增持”更多展现的是一种政策导向,而非实质性的大规模资金入市立刻到来。

  不用足政策空间?险资谨慎有因

  为何险资没有用足政策空间?A股市场波动率大、分红率尚待提高都是重要因素。在剧烈震荡的市场中,如果投资股票等权重过大,很容易造成保险公司利润的大起大落。为了保证资产质量的稳定和保单的兑付,险资选择较低的投资比例也情有可原。本周,中国人寿就发布业绩预减公告,2018年净利润同比减少幅度高达50%-70%,主要原因正在于“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的影响”,A股走弱对中国人寿这样的大险企都产生重大影响,更遑论其他规模较小的险企。

  另一方面,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等对外投资渠道的打通,境内险资也有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同一家上市公司,估值更低的H股更容易吸引险资的关注,如“平安系”险资在半年内9次增持工商银行H股,合计持股比例达11%;华夏人寿此前也大举买入民生银行(600016)H股。因此,A股要吸引险资更多关注和参与,现有投资上限的松绑并非关键,更重要的在于塑造自己独特的投资价值,至纯天珠,让险资敢于增加投资比例,敢于长线投资。

  更大看点在于产品创新

  除了直接投资二级市场之外,险资入市的更大看点在于产品的创新。在2005年牛市启动前,许多大幅折价的封闭式基金被险资重仓持有,随着的走高带来基金净值增长和分红的累加,以及临近到期日折价率的不断收敛乃至消失,险资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而在2015年见顶回落前后,与股指存在明显“跷跷板”的分级A基金中,也有不少险资跻身十大持有人之列,回避大盘下跌的同时也取得了稳健的收益。因此,险资入市有时候也是“功夫在股外”,未必要通过买入二级市场股票才能实现收益,一些具有良好价值投资特性的工具,也是险资参与股市的重要方式。

  从本周银保监会发言人透露出信息来看,未来专项产品的投资范围扩大将是可以预期的。在去年底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中,文玩,多家险企就已经成立一系列纾困专项产品账户,累计规模超过860亿元。相比投资二级市场蓝筹股的“锦上添花”,纾困专项产品可谓“雪中送炭”,对服务实体经济有明显的帮助。以全球价值投资的引领者“股神”巴菲特来说,他的投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保险浮存金,也是险资的一种,至纯天珠,他在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就通过认股权证、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多种金融工具,协助一些公司走出困境。最典型的像华尔街知名投行高盛,在2008年9月金融海啸高潮时,巴菲特斥资50亿美元购买其优先股,并获得相应的认股权证。此举在协助高盛走出危机的同时,也让巴菲特收获满满。

  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A股,确保资金长期稳健增值,才是险资入市的根本目标。险资不能当收割韭菜的“野蛮人”,也不会是无私付出的“活雷锋”,通过创新产品实现多赢,才是新一轮鼓励险资入市的看点所在。■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