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翡翠原料乃至一些普通料价格的持续疯涨

缅甸市场向来是翡翠价格的风向标。8月25日,缅甸翡翠公盘再次开盘结果与之前3月份的相比,高档翡翠的价格翻了一倍。一位珠宝商拿下了的一块 70公斤重的高色老坑料,价格达3000多万元。除了原料大涨之外,出关时的征税标准也在原来的标准上加征30%的关税。也就是说,那块3000多万元的石头,仅关税就增加了1000多万元。

实际上,2011年3月的缅甸翡翠公盘结果就已经让很多人侧目:共成交13608堆,总成交额突破200亿元人民币。其中,高端顶级翡翠原石成为各路资金角逐的对象,价格翻倍暴涨,中端原石价格上涨50%左右。

彼时,业内人士就曾预计,原石价格的上涨可能带动终端价格上涨30%至50%。受此影响,目前翡翠市场高端顶级产品是“有市无价”、“一件难求”。

此前,2010年6月的一次缅甸翡翠公盘,全场成交额逊色很多,贵州文玩,仅为70多亿元人民币,但该数字仍刷新了该年春季30多亿元人民币的纪录。

据中国宝石协会专家李忠观察,2003年的第40届缅甸公盘总成交额为1亿元,创出了当时总成交额的历史纪录。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翡翠公盘成交价每年上一个台阶,仅时隔7年,在总标的份额品质无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总成交额却达到7年前的70倍。

这里的缅甸翡翠公盘正是翡翠毛料交易的一场盛事,也是较独特和公正的一种拍卖方式。

为了控制原料的私下交易,缅甸政府者军方每年主办4至6次翡翠公盘。所有发生的交易以欧元计算,拍卖所得后,政府抽税25%,剩余的75%由国家存入原石所有人账户。

这种以公盘的方式进行交易始于1964年,最初每年一次。第一次公盘成交额尚不足50万美元。后来发展为一年多次,公盘组织者事前将全部标的归类分级、编号、标底价,邀来翡翠商人竞买,谁的价高谁便得手。

据不完全统计的单份成交情况看,约有超过70%的成交价略高于底价,有20%左右的成交价高出底价1倍至2倍;有近10%的竞争非常激烈,有的甚至高出底价10倍以上成交。翡翠的原料就在这样争夺中延续着价格爬坡。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相关专家表示,高档翡翠原料乃至一些普通料价格的持续疯涨,直接影响了翡翠现货商品价格。每一次原料公盘拍卖的结果,文玩,都推动翡翠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价格调整周期大大缩短。

高价源自稀有

据云南宝石开发公司相关人员介绍,如今国内市场对翡翠的需求很大,缅甸矿区的资源已渐渐枯竭,包括香港等地中高档的收藏级翡翠都开始往内地回流以应对内地市场的火爆局面。

翡翠的出产在全球也仅有缅甸一地,且主要集中于缅甸东北密支那地区长约150公里,宽约30公里范围内。每一块翡翠的形成,需要极度苛刻的自然条件和至少2亿年的时间。这样的情况下,翡翠的价格岂能不贵?一方面,高档翡翠毛料难觅踪影,另一方面,国内购买翡翠奢侈品作为收藏的人群与日俱增。

中国宝玉石协会的资料显示,尽管翡翠产自缅甸,但市场却在中国。

从数量上看,90%的翡翠原料被中国内地买家买走,80%的原材料在中国内地加工销售。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主要的高档翡翠消费市场。

实际上,玉石的进口成本并不低。

从事玉石运输生意的王先生表示,按正规边境贸易,每一笔买卖都要在严格的税收政策下进行,且中缅双方对翡翠交易征收重税。从缅甸产区入境的玉石有两种方式征税,一种是立即缴纳进口税,税率降低为40%;另一种是首先进入保税库,不用立即缴税,等到成交完之后再缴税金,卖不掉的玉石可以不纳税而带出境去。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玉石的进口成本都极高。

这些翡翠原石大多是为了绕开政府对于玉石交易的管制,很多翡翠原石都通过私人关系,长途运送到广州、北京各地交易,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翡翠走私的高发期。

避免无法监管交易和税收流失的弊端,缅甸政府于1996年决定,准许私人进行翡翠原石交易,由此堵住了缅甸商人边境走私的通道,并对翡翠交易通过“公盘”(卖方把准备交易的物品在市场上进行公示,让业内人士或市场根据物品的质料,评议出公认的最低交易价格,再由买家在该价格的基础上竞买)形式进行。

翡翠“公盘”交易政策的出台让边境廉价的走私货源断了卖方市场,而公盘通常的价格远远高于走私的货源价。

几乎从2000年开始,一些商家原来的存货已经耗尽,所有的翡翠货源都要通过缅甸政府的“公盘”才能获得。由于翡翠销售周期较长,至纯天珠,公盘形式真正对翡翠市场起作用则是从2001年开始,从而加速了翡翠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