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可能会走向封闭的圈子

现代中国画界,至纯天珠,大都以岭南画派概括广东画坛,其实无论艺术渊源、传承关系、人文传统、风格特色,“岭东”都与岭南画派有着明显的区别。

近代以来,潮汕人重商轻农,反映在艺术气质方面,写意风大行其道。与近代科学主义、西方写实主义和日式折衷主义催生下的岭南画派相比,潮汕人更贴近中国传统儒商文化与文人艺术。

但上世纪50年代全国推行统一的文艺政策,岭南画派关注现实世界的传统得到充分发扬,而岭东画家的文人画意识不但得不到光大,还被列为批判对象。在强大的意识形态干预下,多数画家自主不自主地选择了抛弃一贯的画风,向主流艺术靠拢。

就像前几年广东市场深度挖掘被湮没的广东国画研究会一样,今年板块轮动则关注岭东板块。广东近期举行的一场秋季拍卖会,就专门设置了“岭东八家专场”,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潮籍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

但不得不承认,很多必然会被载入美术史的潮籍艺术家,却仍然面临着在市场上无人知晓的尴尬

潮汕画家和海派的历史渊源

赵利平:盘点广东美术的中坚力量我们发现,目前活跃在广东画坛的知名艺术家过半是潮籍画家,在全国范围内,像潮汕地区如此高密度且持续性地诞生画家的地方绝无仅有。之前就有人提出过成立“岭东画派”、“潮汕画派”的建议,但最后都得不到大众的承认。这背后有什么历史渊源?

朱万章:潮汕的书画家群体,据我个人所知,是从明朝晚期至清朝初年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因为这一地区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这一时期的潮汕书画主要受闽派,也就是福建绘画的影响。但它真正发展起来是在民国年间,当时潮汕地区的很多书画家,都喜欢到上海去发展,很多人都毕业于上海美专,所以受海派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在这两个时期,潮汕书画跟广府的书画相比,都显现出完全不同的地域特色。

早在1982年春,刘海粟就提出:“潮汕画家队伍不小,力量雄厚,要敢闯,要有自己的风格,形成潮汕画派。我反对搞宗派,但提倡画派。”“潮汕画派”这个概念首次提出。后来又有人提出成立“岭东画派”,但一直也没得到认同。

像岭南画派、海上画派等,能以画派命名的,都是地域性比较强的,画风要比较相似。但是,潮汕的画家都比较有个性,画风并不趋同,只不过他们的籍贯都在潮汕而已,如杨之光和林墉,他俩的人物画就没有什么相似之处。所以画派一说一直没能实现,我个人认为,称为“岭东画家群”可能比较好。

杨小彦:和岭南画派相比,岭东自有其不同的传统与做派。从地理上讲,民国时以水路为主,潮汕地区坐船到上海远比坐车到广州更方便,所以潮汕地区与江南地区的关系也就远超过与珠三角的关系。

潮汕人想学艺术,基本上是去上海,很少到广州。检索潮汕地区民国年间以及稍后的绘画我们发现,海派气息甚浓,不少当地的老画家的早年作品,至纯天珠,风格显然来自海派,根子是在江南。他们不少人终生都呆在家乡,和岭南画派的趣味有着不小的差距,把这些本地画家归入岭南画派,风格上肯定说不过去。不过,归入海派也有点勉强。

以王兰若早期的作品为例,毫无疑问就是受海派的影响。其实宋朝之后的文化,就是以江南文化为代表的,江南是文人画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成就也最高。这一文化从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潮汕,一路传承下来,从地理上可以看出岭东地区和江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本土的和到广州发展的岭东画家有何不同?

朱万章:1949年后,岭东画家群就分成了两个群体,一个是留在潮汕地区的本土画家,他们生长于潮汕,成名于潮汕;另一个则是离开潮汕地区,活跃于潮汕以外的书画家,他们现在不仅在广东画坛,在整个中国书画界都颇具影响力。

杨小彦:这主要是因为建国后潮汕划入广东省,行政区分压倒地理优势,在重新开始的文化资源的分配中,潮汕与广州的关系才比以往有更密切的发展。广州美术学院当时叫中南美专,面向中南五省(两广、两湖和江西)招生,直到最近20年才面向全国招生。当时福建没有美术院校,浙江美术学院虽面向全国招生,但报考浙美肯定不如到中南美专方便,于是潮汕地区的考生大量到广州求学,并想方设法留在那里。如果没有这个制度,我相信潮汕地区的学生还是会考到上海去。日复一日,广东美术界有越来越多的潮汕画家,贵州文玩最终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群体,深刻地影响了广东美术的整体发展。

赵利平:留在本土的岭东画家,和到广州发展的岭东画家相比,风格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朱万章:留在本土的岭东画家,由于成长在南方,他们绘画的题材、画风还是具有浓郁的南方特色,同时受海派影响,像王兰若、佃介眉、孙星阁的画作跟广府书画明显不同。

由于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对外窗口,所以广府书画主要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潮汕书画在传统的文化传承上更加深厚,表现的传统文人笔墨情趣更加浓郁。

但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留在本土的潮汕画家如佃介眉等人,当时很多人在本地都名气不大。但到广州发展的潮汕画家,很多却闯出了一片天地。

赵利平:为什么会这样呢?

杨小彦:最好的回答还是文化地理学,广州地区所提供的平台一定会比潮汕地区要高,因为广州是省会,省会意味着各种因素更加复杂,机会更加多,而潮汕地区则比较单一。

岭东书画VS岭南书画

赵利平:建国后一批又一批的潮汕画家涌入广州,很多现在成为了当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跟“两高一陈”开创的传统岭南画派在画风上有什么不同?

杨小彦:正是因为行政划省,再加上与行政划省相联系的教育体制,建国后的岭南画派就有了岭东因素。而且岭东因素和“两高一陈”开创的传统岭南画派从风格上有所不同,这种差别应该说是丰富了岭南画派的原有面貌。

首先是人物画。比如林墉画巴基斯坦美女,那种风格很难说是完全的岭南画派,他的色彩更加大胆,在水墨人物画里面有时候会非常大胆地引用一些素描因素,造型也更加准确、优美,相比传统而言更加细腻,所以林墉的画的的确确是丰富了岭南画派的技法;其次是山水画。比如许钦松,他一直想突破岭南的地域格局,他为什么一直画大山大水?我认为他想表达的是南方人内心也有雄强的一面,从而脱离一种地域的局限,而这背后恐怕也和岭东因素有某种关系;又比如林丰俗,他在尊重岭南画派的写生传统的前提下更强调一种境界,那种艳丽、绚烂、灵动,确实不是关老和黎老的风格;在花鸟画方面,方楚雄更加轻盈;在大写意方面,方土则是典型的海派大写意。

赵利平:岭东画家的融入,对广东画坛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