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這些墓葬時

 “我們發現這些墓葬時

 “我們發現這些墓葬時

此次發掘的墓葬,埋藏深度距目前水泥廠的地表基本上只有30多厘米,多數墓葬在上世紀30年代建造水泥廠的過程中已被“削”掉不少。

“我們發現這些墓葬時,最淺的墓甚至只剩下20多厘米”,易西兵指出,一般來說,這樣的墓,從墓地到上面的磚,至少應有1米甚至更深,“在距地面這麼淺的距離,還能夠被保存下來,確實非常難得”。

易西兵以此次出土的南朝磚室墓M4為例說,“舊水泥廠的一部分電纜正好斜穿過這個墓室,其中一面古銅鏡竟然就在電纜下方10厘米的位置,如果電纜再埋得深一點,我們今天就不可能看到保存完好的這面銅鏡了”。

事實上,通過這個墓室的不僅有電纜,還有一口粗大的鐵制水管也從墓室後方穿過。

“我們發掘這個墓時,曾請舊水泥廠的老工人去現場看,他們都說這個墓室的上面正好是進廠大門的一條水泥路,得知地下埋藏有古墓時,老工人們都感到不可思議︰“我們以前天天騎車從上面經過,從來都沒發現底下有寶貝呀。”

廣州西灣路舊水泥廠發掘出漢代及南朝墓葬群的消息(詳見本報6月2日A19版)傳出後,引起許多市民的關注。這些跨度長達六七百年的墓群泄露了古人的什麼秘密?這麼薄的土層下怎麼會埋藏著這麼久遠的文物,而且大多保存完好?這塊地今後將用作什麼用途?昨日,本報記者獨家專訪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專家,為讀者揭開這些謎團。

文\記者饒貞 張順美

南朝雞首壺流口似飛禽

第一眼看到這只雞首壺,很容易被它光滑而帶有特有光澤的青綠色外觀所吸引。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只壺的流口(出水口)仿佛一個被簡化的動物的嘴,而與流口對稱的壺的另一側,也有一個造型獨特的裝飾,“有人說它像蛇烏龜的頭,但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飛禽、比如雞的尾部,而流口處則是一個被簡化的雞嘴”。

驚艷

青瓷雞首壺“非常罕見”

提梁藏貓臉

在這只青瓷壺的另外兩側,能清楚地看到兩個提梁,易西兵猜測,它們很可能是用來系繩子以便將壺拎起來所用。在提梁下方,能看到兩個完全一樣的仿佛“貓臉”的可愛動物造型。易西兵認為,提梁和“貓臉”合在一起,組成的圖案恰恰像一個鋪首,“類似古時的人裝在門上的門環”。

在此次出土的20多件器物中,最讓考古學家驚嘆的是一件南朝晚期的青瓷雙耳壺。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易西兵表示,這種形狀的雞首壺,他本人及不少考古工作者都是第一次見到,“確實非常罕見”。他認為,從這件精美的隨葬品中,也可以看出“古人生活的愜意和對藝術的喜愛”。比起如今大規模制造的各種器具,這些精美的文物不僅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同時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除了壺身與壺蓋的“玄機”外,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如果站起身來俯瞰,會發現整只青瓷壺仿佛在一瞬間變成了一只豐滿、圓潤、展翅欲飛的飛禽,不論是頭、尾巴還是一對翅膀,都是那樣栩栩如生。易西兵認為,這只飛禽最有可能是一只雞、或者是一只鳳。考古研究人員曾演示使用這個青瓷壺,只要一只手指套進壺身的“門環”內,同時用大拇指放在“雞尾巴”下,青瓷壺就很自然地被提了起來,並往前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