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百科

没有忘记家乡古建筑的美丽和遗憾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9 22:05 我要评论( )

古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历经朝代的更替,见证历史的变迁,反映独特的民风民俗,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性,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崇仁县白露镇的华家村,发现这里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古建筑却与杂草相伴,许多文化遗存濒

古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历经朝代的更替,见证历史的变迁,反映独特的民风民俗,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性,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崇仁县白露镇的华家村,发现这里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古建筑却与杂草相伴,许多文化遗存濒临荒废。

小村落隐现“大观园”

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明清建筑、一扇扇花饰各异的门窗、一座座精雕细刻的明清门楼,还有书香犹存的“史学名家”院落、古色古香的“华氏宗祠”……10月18日,当记者来到距崇仁县城约20余公里的白露镇华家村时,立即被这里韵味十足的古建筑群所吸引。

华家村傍水而建,荆溪、桃溪萦绕其间,古建筑既有气势,又有江南水乡的特有灵韵。全村保存完好的古屋尚有13处,另有诸多古井、旗杆石和石牌坊分布其间。村前道路从东到西用长条麻石铺成,长约700米。在该村古建筑中,两幢“连体”建筑“进士第”和“通奉第”最为壮观。该建筑占地面积达3200平方米,有9 幢13厅、100余室,前后贯通,内有“稻香园”、“小趣园”、“藏书楼”、“望云楼”,建筑规模宏大,在乡村实属罕见,号称白露“大观园”。

这两幢古建筑的主人叫华廷杰(1822-1872),是《后汉书》作者、西晋大臣公孙华峤的嫡系后代。华廷杰曾在广东为官,“一门四进士,兄弟两翰林”就出自华家。现年87岁的黄嘉誉是华廷杰的孙媳妇,她告诉记者,初入华家时,这里的装修很精致,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因为房子太大,一到晚上,她就不敢随便出入,生怕七转八转迷了路。

损坏严重古建筑与杂草为伴

经历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如今华家村的这些古建筑景况堪忧。虽然多幢古建筑当年宏伟华丽的建筑气势犹存,但因年久失修濒临倒塌,破败之象令人忧心。如一些木雕等具有文物价值的物品或遭到人为破坏,或自然损毁。记者看见,曾经辉煌一时的“大观园”已经破败不堪,屋里屋外杂草丛生。整个建筑被零乱分割,人工湖已消失殆尽,曾经的亭台楼阁也已荡然无存。附近村民的新建房屋不断蚕食着这些在当地被视为骄傲的建筑。

村民华二运至今还保留着3块清代皇帝赐予华家先人的木牌匾,但受条件所限,只能放在旧房的楼上,与稻草杂物为伍。华二运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有很多古文物,花瓶、陶瓷什么的,后来都被偷走了。包括一些雕花的门窗和绘画,也已流失。后来,村里便开始重视起来,把一些看上去有意义的古物保存了起来。

崇仁县一位文物专家痛心地对记者说,由于目前村里多数古建筑无人居住,有不少濒临倒塌;大量花格门窗被文物贩子低价买走或是被人偷走。如再不加大力度予以保护,再过几年,该村许多文化遗存就很可能永久荒废……

村民积极寻求保护良策

近几年,华家村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成了当地人一个解不开的心结。村民也已自发产生了保护意识,尤其是在外生活和工作的华家村人,更是热情不减。华家村全村 2000余人,约三分之二在外经商、务工。这些走出去的华家村人,没有忘记家乡古建筑的美丽和遗憾。仅2008年,在外工作的华家村人就先后组织了3次较大规模的实地考察。但由于资金缺口巨大,一直无法系统地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开发

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和各界人士已经对华家村古建筑的现状给予关注,他们正在积极推动将该村古建筑的保护开发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计划。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还会引起全国甚至全世界专家对这片区域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度关注

    还会引起全国甚至全世界专家对这片区域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度关注

    2019-01-01 22:51

  • 宁波海曙业余文保员、宋代历史文化爱好者郑慧鸿说:可以明确的是

    宁波海曙业余文保员、宋代历史文化爱好者郑慧鸿说:可以明确的是

    2019-01-01 19:39

  •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表示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表示

    2019-01-01 19:28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