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潮连天下

  工夫茶

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四大发明之造纸术、指南针

双象戏水

艺术家简介

  陈茂辉,揭西人,1959年生,自幼随父(陈保国)学艺,世代从事雕塑艺术。现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他从艺40多年来,创作大量富有地方特色题材的作品,先后为联邦德国中国馆、香港慈云阁等设计塑造玻璃钢雕塑、大型群组雕塑,作品《纳福》《孙思邈》《托钵罗汉》《金富乐》等先后获得国家、省多项奖项。作品及研究论文在《广东省工艺美术》《羊城晚报》《揭阳日报》等报刊发表,广东电视台、揭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和访谈。


  城市雕塑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印记,是人们最为亲近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之一,它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风采和神韵的体现,还凝聚一个特定时代的地方民族文化和民间民俗的审美意识,它为城市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城市雕塑是对历史文化信息的一种传承方式,让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来直观感受,像广州的“五羊”;城市雕塑还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比如深圳的“拓荒牛”和珠海的“渔女”等。

  “城市雕塑有着较强概括性,视觉的冲击力在文化表达方面更加直接。通过对地方文化和审美精神进行演绎的雕塑艺术创作,它可以浓缩反映博大精深的文化史例,多角度的可视、可触、可摸的艺术造型与人们日常生活间亲密对话,成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空间环境置设,一种具象艺术,所以我对艺术作品要求是不能单薄,要有精神文化上和艺术体量上的厚重,要赋予雕塑艺术的传统地方文脉和艺术品格。”省工艺美术大师、市艺源雕塑院院长陈茂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城市雕塑是解读城市的密码

  当车辆驶入中德金属生态城雕塑公园区域,看到的是一个水系和生态相互融合的空间,绿树环绕间清晰可见多座大型雕塑,一物一景都蕴藏着设计者的巧思。“作品要有突破,一个是构思创新,一个是形式创新。我为雕塑公园所创作的作品,形式特点上都求新求变,这样不会产生审美疲劳。”陈茂辉从作品整体的粗坯到局部的细节都亲自把握、动手,他希望利用空间、色彩、背景(周围的环境)来呈现雕塑整体的艺术效果。

  刚刚完成的大型雕塑《四大发明》就坐落在雕塑公园里。两座雕塑摒弃了“四大发明”在传统艺术上单一载体的表现,在题材上用两个主体内容巧妙融合成一个富有形式感的雕塑造型艺术整体,两座雕塑则体现了四个主题。两座雕塑均采用密度坚硬的花岗岩石的材质,并结合圆雕、浮雕、刻线凹凸的雕刻方式。

  单看两座雕塑中的人物表现,这边“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的塑造,它吸收了秦汉雕塑艺术的元素,使其具有大体积大块面的一种空间体量感;那边“印刷术”发明者毕昇,则用比较鲜明的线条勾勒宋代的精致考究。从历史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入手,陈茂辉在作品的起伏变化中给人以视觉冲击,以石块体量的反差对比、起伏,让造型相互映衬,其中篆刻印章,更使作品意境生动、文化内涵丰富。体现出了当代职业艺术家对现代与传统风格、技巧的运用,技与艺、工与巧的潮汕传统技艺的继承、发掘与创造,有一种与环境的和谐与细腻之美。

  除了《四大发明》,陈茂辉还有以“水”文化为主要创作理念的《水韵和风》、以科学发展历程为主题的四条富有节奏的艺术方柱的《智慧柱》等作品即将在雕塑公园里展示,看着这些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雕塑设计的作品,期待它们成为雕塑公园,甚至是揭阳城市的标志性符号


  城市雕塑应该长着“地方脸”

  “吸收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让雕塑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让揭阳在雕塑有自己的特点、长一张‘揭阳脸’。”在陈茂辉多数作品中,潮汕元素非常丰富。

  行彩桥、摸石狮是揭阳民间一种习俗,2017年,陈茂辉制作了石狮模型的摆件,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还有他在陶塑作品《工夫茶》,取材于潮汕地区、农村田野农民工余休息期间在下象棋、嬉戏饮茶等生动情节,较有地方传统特色。

  在我市军埔电商村征集摆放在公共环境的雕塑作品时,陈茂辉的作品《潮连天下》脱颖而出。该雕塑采用天然花岗岩石材和精密金属工艺相结合,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让雕塑与环境协调,通过体积结构和点、线、面的起伏变化,浓缩表现军埔电商村文化元素和新时期的电商精神。特别是以大潮为主体、昔年潮人随身浴布为衬托,以潮涌、地球、鼠标为主视点,富有空间形态张力,寄意军埔电商走向世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景。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的记忆许会被钢筋水泥淹没,但每一件可触可摸的雕塑作品作为一种较为直接的方式,应该可以为保留一座城市的共同记忆作出贡献。”陈茂辉感慨,在城市化发展进入“下半场”,城市发展重心将从速度和规模转变为注重品质与环境,需要有品位的城市空间与之相匹配,城市雕塑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城市雕塑让城市更有温度

  从一座城市雕塑讲述揭阳故事。

  自上世纪80年代,在揭阳老城区就有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双象戏水》坐落在西湖公园,至今将近40年了,揭阳人特别是老榕城人还记忆犹新。

  高达6.6米,大白象昂首阔步,高举长长的鼻子,仰天喷射,飞珠溅玉,在阳光下幻化出绚丽的虹彩;小白象则亲昵地用鼻子勾住大象的右脚,天真地嬉戏。造型矫健洒脱,生动传神。

  “当时的《双象戏水》采用的是在水泥架上直接成型塑造。每一处建筑都有它的特殊意义所在。”陈茂辉向记者讲述了这座雕塑背后的故事。《双象戏水》是1982年创作的揭阳巨型艺术品,当年作为粤东地区首座户外雕塑,是由“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陈保国和陈茂辉父子共同塑造的,影响了整个潮汕地区。几乎每一个到西湖公园游玩的游客都会与雕塑合影,书法家麦华三更是专程来到揭阳参观,并现场写下“双象戏水”的大字。而赋予这座雕塑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的是,据《揭阳县志·杂记》载:“唐,桃山都白石山出白象,自行抵(潮)州,渡濠从西门入……”也就是说揭阳古城曾有白象出没,白象是勤劳、质朴、善良、聪明的化身,象征着吉祥、美好。白象喷水,则表现了水厂向居民源源供水的意思。

  当年与西湖九曲桥的湖心亭相映生辉的雕塑现在虽迁移别处,但也依然见证着揭阳历史的发展。“双象雕塑是我们城市的标志性雕塑,它蕴含了城市的文化,使我们的城市更有温度。”陈茂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