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原首个原创魅力声音现?Q莩霾扇」??燮钡姆绞

【摘要】诵读作为一门传统又独立的语言艺术,在有声语言传播中,其魅力在于传承精神、传播文化、提高审美、陶冶情操。而“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思维与新范式,深刻影响到了诵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诵读艺术传播产生了新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创作主体社会化、题材内容丰富化、语言表达个性化、呈现形式多样化和传播价值扩大化。

【关键词】“互联网+”;诵读艺术;有声语言传播;文化传承

在中国文化史中,诵读活动作为古典诗词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与中华经典诗词歌赋共同成长起来的。

在有声语言传播中,诵读,是诵读创作者在对文字作品感受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声音将其外化的一种艺术呈现方式。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丰富内涵,增强艺术与审美鉴赏力,还给人以启发和引导,扩大意义,引发思考。

“互联网+”是由腾讯CEO马化腾首先提出的。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互联网+”,不是简单地与传统领域相叠加,更不是对其的颠覆,而是在新时代新媒体语境下,利用网络传播特点,进一步升级和创新传统行业的发展,促使其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发展策略,保持生命活力。具体到诵读艺术领域,当下诵读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在新媒体语境下,也被赋予了新的媒介形式,产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创作主体社会化

尽管在中国文学史上,诵读活动是其赖以传承和传播的重要形式,是一门古老的语言艺术,但诵读艺术真正形成体系、成为学科,是在1963年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创建播音专业、中国播音学术创始人张颂先后出版《朗读学》《朗读美学》之后。因此,当代诵读艺术又是一种年轻的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它在与汉语普通话相互适应的过程中,逐渐走向艺术化、精英化,活动的场地也开始舞台化、声屏化。

而Web2.0的兴起,促使“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用户生产内容)成为主要发展特征。“UGC模式下,网民通过个人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上传文字信息、视频、音频等,更好地发挥了新媒体的优势。UGC模式下,网民不仅可以切实体验网络生活,而且成为网络内容的生产者,并且网上实现内容的增值。”[2]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诵读爱好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进行分享、交流和展示。诵读创作主体开始由专业人士向民间爱好者转化,其大规模的社会化现象,有利于提高国民语言文化素养,传承延续民族优秀文化。

在UGC时代,迅速崛起的新媒体进一步与社会相融合,促使网络电台APP、微信公众号快速发展。例如荔枝建立之初,明确提出“人人都是播客”,力图给予个体更多展示自身声音才华的空间;喜马拉雅FM,竭力打造“有声创作中心”,以期为用户提供丰富而个性的内容和收听体验。各种由媒体、民间团体和个人创办,围绕诵读开展分享与交流的微信公众号,诸如“郑在读诗”“为你读诗”“震耳遇龙”“郑老师的话”等,为诵读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和个人展示的平台

以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为例,它是由潘杰客先生携手多位各行业的精英人士联合发起的诗歌诵读艺术活动。目的在于以读诗的方式,摒弃浮躁、放松身心、分享故事、启迪人生。“为你读诗”邀请每一位喜欢分享,热爱读诗的人投稿。其诵读的创作主体不仅有国家政要、文化名人、播音员主持人、歌唱家、表演艺术家,还涵盖了教师、军人、退休工人、企业白领、学生、商人、医生、运动员、自由职业者等。“为你读诗”每晚十点准时更新,自2013年6月1日正式上线至今,已播出1700余期,累计粉丝量超过5亿。由此可见,从“诗人的诗”转变为“大众的诗”,诵读活动创作主体的社会化,促使诵读艺术传播走向更加实用和多元的道路

二、题材内容丰富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典佳作、历史名著更是不胜枚举。传统的诵读活动主要是以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目为取材对象。然而,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于网络传播的及时性、碎片化的特点,受众的接受心理和习惯与以往也有了很大不同。

“受众在整个社会文化心理作用的裹挟下总体呈现两极化的特征:一方面他们瓦解崇高,削平深度,戏谑经典,崇拜消费,体验表浅;另一方面他们又敏感活跃、崇尚自我,追求多元,热衷对话,注重关联、讲求实效,善于直觉式的体悟,易于被感召和唤起。”[3]当下,由于受众对信息的关注时间缩短、对某一固定样态的诵读题材兴趣度减弱,再加上我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因此,除了体现民族精神、延续民族文化的传统国学经典之外,越来越多体现时代特色、给人以精神愉悦的优秀作品被诵读和分享。

就诵读作品的内容而言,除了宏大叙事、气势磅礴、激情宣导的内容之外,具体入微、情感细腻、还原生活的小型叙事题材越来越受到推崇和青睐。从以往岳飞《满江红?写怀》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高尔基《海燕》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到《陋室铭》《背影》《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爷爷是个老头》《沧桑之后》《活泼的快板》,诵读作品的主题更为多元,视角更加微观,表达更为朴实。互联网媒介的介入,赋予了诵读作品创作独特的气质和风格,丰富了诵读艺术传播的内容和样态。

三、语言表达个性化

“市场经济的冲击及观念的开放,使得受众结构发生分化,受众变成了一个个有着不同愿望和需求的小众群体。主体意识的增强,使得受众的参与意识较从前有了很大提高,网络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个性化传播趋势。”[4]在新媒体语境下,在受众碎片化的诉求下,诵读创作主体语言表达的个性化发展越发凸显,主要体现在其感悟作品、表达处理的能力、自身声音条件以及网络媒介传播特点等方面。

由于创作主体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价值观念、生活经历、审美喜好、感受能力不尽相同,他们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了创作主体在进行二次创作即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表达时,其语气、节奏、停连、重音等的情感处理和分寸拿捏。如果创作主体自身再具有高辨识度的声音气质,那么结合网络传播的及时性、多媒体、互动性等特点,必然促使创作主体进行个性化传播,从而实现诵读艺术的精准传播和有效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