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批评者为了所谓的市场推动做出努力

■我不用微信,所以不太了解“爆款文”是怎么回事。但我每天会打开电脑花点时间浏览网络新闻。另外,我每年都会有一些机会做国际旅行,会遇到其他国家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知识分子。我心里自会生出一些对比。我一方面认为我所居住的北京,其文化活力不亚于柏林和纽约,另一方面我又觉得我们的文化人、艺术家们缺少“真正的”话题。此外,娱乐化、信息化的文化环境使我们无视自己缺乏文化创造力的状况。我们缺少原创的东西(科技商业领域的情况另说)。在文化领域到处是噪音和平庸。

——西川说“我们的文化人、艺术家们缺少‘真正的’话题”

【换言之,话题不少,有价值的不多。】

■市场经济的作用,艺术批评曾经因为不能给予创作者市场回报一度被冷落。虽然批评者为了所谓的市场推动做出努力,但赞扬式批评和吹捧式评论反而双重地伤害了艺术批评,进而导致艺术批评的独立性价值被削减。至今,艺术批评回到批评的独立轨道成为必然,否则必将沦为艺术创作的附属炒作工具。艺术批评未必去协助扩大艺术市场,因为批评者不能代替艺术创作。创作者既不能要求批评者为市场利益助威,也无法将批评作为指导者。每位创作者都有自身的感悟和出发点,而批评者通过与创作者沟通可以解说作品自身的内在逻辑。因角度和分析切入点不一,多样化的评价也属自然。好的艺术批评不会引导观者进入非好即坏的两极化情绪,而是给观者更多的可能更多元感受创作者思考的角度。

——杨大伟说“好的艺术批评不会引导观者进入非好即坏的两极化情绪”

【“好的批评”不等于“往好里批评”,也未必“往死里批评”。】

■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与艺术结合只有政策,没有固定的艺术实践运行机制。艺术实践政策的易变性会带来创作资金和创作水准的相对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如果乡村艺术实践政策不被纳入整体的规划,乡村公共空间便会陷入无节制的开发和商业化造成的混乱之中。相反,如果能将艺术实践作品与商业化合理、有机地结合,会带来乡村文化与乡村产业的良性循环。

从整体上看,乡村公共艺术实践的发展还存在着艺术制度的健全问题,随着乡村公共艺术创作环境的逐步优化,艺术作品的质量逐步提高,制度化也会得到有效改善……乡村公共艺术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如细雨滋润,是无形的“产业”。政府官员的价值观会影响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而影响乡村的社会价值观。如果政府的管理者不只是追求政绩,艺术家不把追逐利益作为创作的目标,村民不只关心个人利益的得失,那么,乡村文化就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王岩松说“乡村公共艺术是无形的‘产业’”

【“产业”如此诱人,怎肯舍得“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