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毛线也是艺术?没错!

  近千张手工纸构建出一个曲径回廊的“迷宫”;黝黑的生铁打磨出一道闪亮的、向前翻滚的“浪锋”;废弃的毛线被重新编织成挂毯、线球、蜘蛛网以及装置绘画……

  看着简单但解读起来一头雾水的当代艺术又来了,这次是林延、尹秀珍、艾敬三位女艺术家,运用纸、铁、线等各自熟悉的材料,讲述的关于空间的故事。

  展览主题为“空凿者”,明年3月17日前,大家可以到万营艺术空间免费参观。

  ●时间:12月24日—2018年3月17日10:00-12:00,14:00-17:00,周日及法定节假日闭馆

  ●地点:万营艺术空间(翟营大街41号财库国际31层)


■尹秀珍的《浪》,浪锋变得锈蚀,添了厚重感

  

纸、铁和线能构建怎样的空间

  万营艺术空间藏身在一个写字楼里,本身是一个“凹”字形状。这个与一般美术馆不同的空间给了策展人柳淳风启发,成了展览主题“空”字的由来。从万营的空间特点和自己的学术研究脉络出发,柳淳风偶然地选择了三位对空间很有感受力的女性艺术家。

  林延的《天玑》,用近千张从屋顶上垂挂下来的手工纸构建了一个迷宫,层层叠叠的纸张间,有一条特别设计的行走路线,行走其间的人只能看到仰望天窗,观者与展厅空间以及(室外)自然的联系也因此成为观赏的一部分。这是林延特意根据万营的展厅创作的新作品,也是她今年开始的“希望重生”系列作品中的第三颗星。“希望重生”是用北斗七星命名的一系列作品,《天枢》《天璇》分别在银川当代美术馆、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创作。

  尹秀珍的《浪》是一组用生铁铸造的柔美的“浪”,边缘打磨得闪亮,勾勒出每一单个“浪”的形状,形成一种沉重与轻盈、和缓与锋利的视觉对比。《浪》是2009年创作的,如今再拿出来展览,“浪锋”已经锈迹斑斑,但尹秀珍并没有重新打磨,就让它们带着时间的痕迹展出。因为空间比较狭窄,尹秀珍在两边墙壁加了塑料镜子,人穿行在“浪涛”间,两侧折射出光怪陆离的景象。

  艾敬的作品是用旧毛线创作的,硕大的蜘蛛网、直径一米多的毛线球、写满“love”的挂毯、毛线和铁钉缠出的各种几何图形……除了毛线球和蜘蛛网,其余作品都是为了此次展览新创作的,灵感来自艾敬2012年的装置作品《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那是艾敬母亲带领家乡54位亲友一起,用家中废弃毛线编织的6x16米的挂毯,作品前用艾敬母亲低头编织的雕像寓意千万个母亲的形象。

  旧毛线将每个人生命里都存在的那条无形的线具体化了,它连接着血脉、亲情、过往和历史。艾敬说,今后她还会沿着这个“线”继续创作。

  

正方形的装置愣是勒成了菱形

  展览主题中第二个字“凿”,描述的是创作的过程。艺术家像凿井人一样,辛苦地进行着一种重复的劳作,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位艺术家不同的方法论,这跟她们的生存环境、生命体验以及她们熟悉的取材的方式都有关系

  方法论什么的太抽象了,但是从作品反推创作,你会发现“凿”这个字用得太贴切了,三位艺术家就是“空间凿井人”。

  据万营艺术总监郑妍介绍,因为林延远在美国,《天玑》是通过现代高科技方式沟通创作、布展的,从选纸到悬挂,再到设计出通行路线,由万营团队协助完成的。把纸裁成合适的尺寸长短,在屋顶布置轨道,设计好纸张之间的距离,找出合适的六张纸做造型,形成迷宫的通道……你还会觉得当代艺术好简单、自己也能做吗?

  尹秀珍的《浪》是早年的作品,在本次展览中重新被解读。想必当年打磨这些铁“浪锋”时,也花了不少力气。艾敬的创作更是体现了“凿”,不厌其烦地钉钉子、缠毛线。其中装置绘画《The Strings#13》原本设定是90x90cm的正方形,结果手劲太大了,创作过程中愣是被艾敬勒成了菱形。

  

■艾敬的几件作品用线连在一起,这根线寓意着文化的“脐带”

  

就是那个唱“1997”的艾敬

  “者”按柳淳风的解释,指的是艺术家。作为策展人,她希望把艺术家个体的价值放大,给公众传达艺术家主观的态度,她觉得这才是对当代艺术的推动真正有好处的。

  这次展览中,我们可以好好梳理一下林延、尹秀珍和艾敬三位艺术家个案。

  林延这个名字在大众领域很陌生,却是艺术圈里备受关注的女艺术家。她出身名门,外祖父庞薰琹和外祖母丘堤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驱人物,父母林岗、庞壔是新中国第一代留学俄罗斯及高等美术教育出身的艺术家。自1993年起,林延主要生活和工作在纽约,但从她在创作中特别喜欢用中国传统的材料。《天玑》使用传统云龙皮纸创作的,这个名字也是汉代以来,中国人对北斗七星中第三颗星的传统叫法。在作品中穿行,走到中间会看到一个类似天井的设计,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

  熟悉尹秀珍的人会知道,相比陶瓷,铁其实不是她最喜欢的材料。本来对这次展览她还有别的方案,但由于场地限制没有实施。她说最近着迷于让异质材料互相瓦解、包容、渗透,比如陶瓷与铁、黄油与水泥等。创作的过程像“战斗”一样,但最终材料呈现出一种包容。

  艾敬是三个人里最广为人知的,当年那首《我的1997》风靡了亚洲,不过那时她的身份是歌手。20年过去了,艾敬已经成为职业艺术家,是各大展览的常客。在外人看来,这步跨越似乎很容易,但艾敬说其实她经历了漫长的学习,这个过程既容易又难。容易是因为艺术是相通的,难在需要将多年的学习、吸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来看展吧,这样她们才没白“凿”

  比起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当代艺术,本次展览可以称得上是“温情脉脉”,至少没有让你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的创作。纸、铁、线,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材料,这些材料经过艺术家的复制、重组,并与现实空间发生链接性的关联,展现出超越原始的“物”(材料)自身的疏离化的感官语境。

  柳淳风解释说,现在中国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它偏离于传统,偏离于本土,也跟全球化的语境不是很一致。“这些年我一直在想,我们如何阐释本土文化和全球文化中间的文化景观。”本次展览中,三位艺术家都用了一种熟悉的语言,这个语言来自于传统,以此回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相互交织影响下本土文化的转向,展现出一种特有的东方式哲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