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相菩萨 关于石雕造像和金铜造像可查阅的资料较多

黄杨观音

 

        提起造像,人们一般最先注意的是造像的开相、神情、造像整体观感是否舒服协调等,其实服饰表现方式也极其重要,独独只看服饰线条,专注其中的衣纹演变和表现技艺,也是颇有意思的。


        从各个时期造像的经典作品上,领略服饰衣纹是怎样由最初的雏形认识和表现,发展并形成丰富、成熟的衣服纹路语言体系,与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宗教信仰及审美取向都有关。对于形体塑造,我们是以意取形,不是程序化的复制,也不是一味写实,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


        而欧洲古代的希腊雕塑注重的是写实技巧,技艺几近完美,‘文玩’‘至纯天珠’‘贵州文玩’,与东方的中国造像是不一样的特点。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造像在衣纹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有章可循。

立相菩萨


        关于石雕造像和金铜造像可查阅的资料较多,木造像还是空白,这里只着重讲讲关于木造像的一点实践看法,结合经手过的实物资料作参考。


        先说说清代。将清代造像划分为“清中早”和“清中晚”两个时期,能更清晰地看出其特点。清代造像延续明代遗风,福建江浙造像的特点较为明显,装饰普遍较华丽,线条繁复,衣褶密集,花纹图案繁复细腻,菩萨造像的璎珞显得单调,立体感稍欠。


        清中晚期


        图片中是比较典型的清中晚时期的浙工服饰:衣纹繁复,如海水纹般多层次变化跌宕起伏,胸前璎珞也具特点,整体非产华丽非常。雕刻师将对衣纹的处理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清中早期

 

         衣纹流畅跌宕,比起清中晚期,这一时期的造像更注重衣服转折时效果的较为写实的表现,少了些夸张,看起来更加随意。


         清中浙工造像也是如此,衣纹处理简化,着重刻画形体的身躯线条,与衣纹很好地结合,视觉效果不那么夸张,多了些平实宁静的感觉,令观者将视线聚集在脸部神态上。

清中早闵工自在

 

清早浙工二十四诸天之一

 

清中早檀香自在观音

 

        明晚清初


       明晚清初造像因处于时代更替的转折点,时间跨度不长,明晚期的雕刻师,在清早期仍然会有很多作品,作品风格依然保持前朝的特点。线条简练很多,内衣僧祗支的绑带更加生动,并非纯粹几条平行线表示的绑结带,且有些更低垂些。菩萨带有璎珞的刻画也显得更多变化,更加富有立体感。如坐像题材,盘腿处的衣纹能表现出造像健硕的躯体,因此衣纹要刻画得恰到好处,不能掩盖了躯体的刻画。

明晚闽工菩萨

 

明晚清初闽工观音

 

明晚清初浙工佛


        早明元造像


        早明元造像多带有密宗特点,因元代佛造像受到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传入和影响。元代崇尚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当年曾邀请尼泊尔工匠进宫廷制作佛像,因此融合了尼泊尔、西藏和中原造像的优点,创作出独有的早明元时期造像的新的艺术形式。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段时期的造像,菩萨头戴高冠,装饰有华丽的卷草纹花叶纹,璎珞精美繁复,立体饱满,覆盖了整个胸脯,彰显出贵族风范。束腰内衣僧祗支外露,天衣显得单薄,佛像上半身较敞开,胸膛饱满壮实,袈裟简括有力,下摆处袈裟跌落在莲花座上,盘腿显得更加健硕,充满力量感。

永宣释迦牟尼

 

永宣京工佛

 

元代山西菩萨

 

        宋代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