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拍卖公司在前期宣传的时候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艺术品收藏和拍卖行业更是如此。可是如今,,面对快速发展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不少内行也开始迷茫了。

在2011年秋拍众多的预热之中,10月25日北京保利第十六期精品拍卖会无疑成为最吸引人眼球的一场。在编号为6204的乾隆帝(款)仿倪瓒山水 立轴正式拍卖之前,此次北京保利的精品拍卖中国书画部分还没有出现一件超过千万的拍品,仅有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竹石图》拍出805万元,近现代大师吴冠中《山居图》以713万元成交,李可染的《晴峦图》以690万元的价格成交等。而这些拍品上拍之前的估价分别为,《竹石图》估价38万元,《山居图》估价500-800万元,《晴峦图》估价600-800万元。如此看来,近现代书画大师吴冠中和李可染的两幅画作都在估价以内成交,而《竹石图》的成交价格已经超过估价20余倍。

拍出805万元的郑板桥的《竹石图》编号为6140,与编号为6204的拍品之间有60余件拍品。在这60余件拍品种,有大约18件拍品流拍,20余件拍品的成交价在几万元,十件左右的拍品成交价格在几十万元。

直到6204号拍品乾隆帝(款)《仿倪瓒山水》的登场亮相,据悉,现场经过了200多轮的激烈竞价,最终以2357.5万元高价成交,创下了国内四季精品拍卖的新纪录。两千万元对于中国古代书画拍卖来讲,并非天价,不过令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件拍品的估价只有3万至5万元。

扑朔迷离的拍品估价

拍品估价,是艺术品拍卖会正式开始之前,经过委托人与拍卖公司商议经过相关专家鉴定,根据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及市场走向,对艺术品的预期成交价格的估算。作为一种市场工具及价格建议,艺术品市场上的拍品估价是长期存在的,对竞买人起到了参考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艺术品市场逐渐发展的一个现象就是艺术品拍卖的价格越涨越高,天价的接连出现刺激着大众的神经,人们对于价格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多,早已超过对艺术品价值本身的关注。同时,为了轰动的效应或者吸引更多的关注,一些拍卖公司在前期宣传的时候,也往往习惯于用拍品的估价直接表现艺术品本身的价值。而这就让拍品估价与成交价成为整个艺术品拍卖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一般来讲,拍品的估价反映了拍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并且拍卖行都会将拍品估价定在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而且拍卖估价往往会低于市场价格。原因是,过高的估价会给买家带来压力,使其对艺术品失去兴趣,而过低的估价则会让人怀疑作品的真实性及为何估价这么低。尤其是在国内艺术品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许多新晋收藏者来讲,艺术品的估价更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性参考之一,毕竟拍卖行拥有更多的行业资源,也拥有更专业的团队。

然而,最近艺术品市场上的拍品估价却成了雾里看花的数字游戏,让越来越多的人看不懂。除了上述提到的“低估价高成交价”的现象之外,拍品估价还有“高估价高成交价”和“高估价低成交价或流拍”的两种情况。

其中“低估价高成交价”是最被人关注的,除了几天前北京保利的乾隆《仿倪瓒山水》之外,今年春拍中纽约苏富比中国艺术品拍卖专场上,一件在拍卖之前被苏富比专家认为是类属民国的粉彩瓶,以800-1000美元的估价,经过多次激烈的竞拍,最终以1800万美元、约合1.1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成为春拍中最富争议的一件拍品。拍卖完成以后,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次件拍品只是标注类属民国,而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都有与之类似的官窑作品,所以拍出高价也在情理之中。这件瓷瓶给人留下的疑问不仅仅是估价与成交价之间巨大的差距,还有专家对于拍品的估价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作为买家的竞拍参考。

在艺术品拍卖中“高估价高成交价”的情况应该属于中规中矩,比如,春拍前以2亿元被冠以中国书画最高估价的王蒙《稚川移居图》,最终以4.025亿元成交。虽然在开拍以前,画作的估价曾经下调至1.6亿元,但是如此高的估价和成交价也证明了这幅苏州过云楼旧藏元代名家王蒙的画作本身的价值。

如果说“低估价高成交价”震撼的只是旁观者,而获利的是委托人的话,那么“高估价低成交价或者流拍”的情况则会引起拍卖行、委托人和旁观者的反思。众所周知春拍中,香港苏富比玫茵堂的“世纪流拍”。此外在2010年春拍中,苏富比当时推出了“张宗宪珍藏中国近现代书画(第三部分)”专场拍卖,在拍卖之前有业内人士表示该专场的负分书画估价并不合理,甚至一些作品的估价远高于作品价值。结果,该专场30件拍品的成交率仅为56.67%,其中估价880-950万港元的齐白石《红日扬帆》扇面、估价780-850万港元的虚谷《蔬香园》等作品流拍。而成交的作品中,估价为50-60万港元的林风眠的《理发图》仅以47.5万港元的价格成交,而齐白石1948年作品《天竺鹦鹉》估价320-400万元成交价为2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