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明清彩瓷非正常高热:瓷器收藏讲究流传有序

反思明清彩瓷非正常高热:瓷器收藏讲究流传有序

刷新瓷器拍卖纪录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反思明清彩瓷非正常高热:瓷器收藏讲究流传有序

天民楼藏清康熙釉里红加彩花卉马蹄尊。口径8 .6厘米,底部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

反思明清彩瓷非正常高热:瓷器收藏讲究流传有序

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

4月8日,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2 .8124亿港元(含佣金)刷新了中国瓷器拍卖记录。此后证实,鸡缸杯的买家是上海收藏刘益谦。当天,同样是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上,一枚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又以1.3亿港元落锤。据雅昌网相关数据,仅2005年到2012年,便有12件元明清瓷器拍卖成交价以亿元计。此次又有鸡缸杯和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加入亿元俱乐部。与传统书画相比,中国瓷器出现天价成交的比例高得惊人。4月13日,南都记者就此现象专访了著名收藏家葛师科。葛师科是香港著名收藏团体敏求精舍的前主席、香港天民楼主人,继承和发展了其父葛士翘先生的中国古代瓷器收藏,是香港最重要的私人收藏家之一。

天价鸡缸杯2 .8亿成交价完全在意料之外

南都:这次鸡缸杯拍出2.8亿港元这样的天价,你怎么看?这个杯子有这么大的价值吗?

葛师科:很难讲,因为它很稀少。这个鸡缸杯在古代价就很高了,到明末清初就称得上很珍贵了,因为它售量很少,而且很精致。当然如果要跟其他东西比,跟不久前回到湖南省博那一件皿方罍相比,这个鸡缸杯就比它(价格)高出很多。那件皿方罍很雄伟、很大,而且是周代的。当然,皿方罍如果是拍卖的话,我相信会比鸡缸杯高。鸡缸杯是通过他们拍卖行,和很多人做工作,所以才有这个价钱。

这次这个鸡缸杯,我也看过几次,上次玫茵堂买的时候我们也看过,当时加上佣金大概2900多万港币,这次两亿五加上佣金,一共两亿八,高出很多倍也就是这一件。不过当初跟玫茵堂碰头,我们也买不起,两千多万也是很贵的。

南都:现在2.8亿这个价,你觉得正常吗?我看有人说拍到5亿都不奇怪。

葛师科:正常不正常很难说,我看我是不会买的,也买不起。就这件鸡缸杯来讲,它有它本身的价值,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结合这种方式,从宣德时出现,到成化可以说非常成熟了;另外,这种可以说是把玩的小东西,很有意思。你看他画的东西,不像后来珐琅彩那样细,相反还带有一点写意的味道,就像齐白石的画。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带着三只小鸡在觅食,很生动,虽然画得不细,但是神态很生动很温馨。再加上釉上彩、釉下彩相结合,使得色彩也非常鲜明。整件东西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趣,你拿在手上把玩也很有味道。

我是很喜欢这个杯子,这次拍卖我也上去仔细观看了,它的釉面非常细,当时同场还有两个清代仿的鸡缸杯,最后也卖了1000多万。两个(清仿)我也拿放大镜仔细看了,它确实画得比成化的要细,但缺少了前面说的趣味性,眼睛什么的都曲曲肿肿。成化这个杯给人感觉就完全不同,草草数笔,充满趣味。成化的斗彩很多都是这样,再加上它的有些彩又是刚刚设置出来,所以尤其珍贵。

至于这个价钱是不是太贵呢?我原本想,超过一亿是肯定的,但最多也就一两亿,现在这个价格完全在我意料之外。但这也没什么合理不合理,毕竟它实在是太少了,能流出来的好像也就现在这一件。不过这样也好,在国内,真正流传有序的、靠得住的鸡缸杯恐怕现在还没有。

南都:在瓷器收藏里,流传有序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了?

葛师科:很重要。流传有序,像现在这件鸡缸杯,大家是一点怀疑都没有的。但是有一些东西,你如果不是一直往上追,不能查清它的来龙去脉,那很容易搞不清楚的,其实我手头都有一些仿得很好的鸡缸杯,我如果拿它照像,恐怕也没有人看得出来是假的还是真的。所以这就是很难的事情。

明清彩瓷热入手比书画容易、中国人抬高了价格

南都:这几年拍出天价的瓷器越来越多,尤其是明清彩瓷,你是怎么看明清彩瓷的?也有人说,明清彩瓷实际价值并不高,但价值高的宋代瓷器,反而少有天价出现。

葛师科:这就涉及到每个人对这个东西的看法了。宋代瓷器,我相信,随着大家认识逐步改变,品位提升,慢慢也会走向一个高位。

过去曾有一段时间,完全就是反的,明代的赶不上乾隆的,前几年最贵的就是乾隆的。(瓷面)画得非常复杂,像转心瓶这类的,在我看来,差不多就是一种现代工艺品,但它就是贵得不得了;反而是明代的东西,大家都不追捧。现在明代有名的东西已经上来了,但还有一些上升空间。我相信宋代的东西以后也会上去。

不过宋代的瓷器,由于时间也往前了,在鉴定上困难就更多一些。你要找到一个真正流传有序的宋代瓷器,现在即便说故宫旧藏是不是靠得住,在我看来都是存疑的。你越往上走,窑址、遗址、穴墓,都得能够印证,辨它的真假就很难了。宋代的东西都是非常雅的,特别是汝窑、官窑。但是宋代后人讲的五大民窑,现在弄得清楚的就是定窑,其他都是有很多疑问的,这个也影响到它的价格。但是我觉得现在已经在开始上升了。

南都:有意思的是,现在是不是动不动就会拍出一个天价瓷器。相反,像书画这类传统收藏,表现得就没有这么惊心动魄。

葛师科:要是突然冒出一件天价瓷器,这个可能性也很小,也是不太可能的。虽说瓷器是中国的,但很多瓷器都是在国外的书上,尤其是1949年以后,国内的收藏断掉了,但国外的收藏却一直延续下来,所以很多东西,在国外的资料中反而更好找一些。

瓷器在中国传统收藏中,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收藏门类。过去人们注重的是青铜器、书画等。一直要到明清之际,尤其是清末,才被当成收藏品。我以前就碰到有人说,明清以前,瓷器就是工艺品,不能当古董,但凡是工匠做的就称不上是艺术品。但像《珠山八友》,,现在价钱高得吓人,实际上就是上海一些二流画家在画上面搞不出什么名堂,跑到瓷器上去画而已。

反而是外国人,特别是当时一些传教士很早就开始收藏瓷器,买了很多,现在很多都到大英博物馆去了。所以可以说,过去真正收藏瓷器的,除了宫廷,就是外国的。中国大陆的藏家在最近这几年,香港比较早一点的,开始收藏瓷器。现在大陆这些有钱人,买了很多,但我觉得他们也花了很多冤枉钱。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现在也开始没那么疯狂了,清代瓷器没那么贵了,明代比较高雅的、真正有收藏价值的东西也上去了。这是很好的现象。

南都:可不可以说,瓷器之所以价格起点会这么高,是因为直接接续到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