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资讯

保利拍卖将设《吴冠中专?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22 14:22 我要评论( )

吴冠中先生于去年辞世以后,价格迅速飙升,吴冠中的作品既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源泉,也纳入了中国近现代书画版块,他的藏家也迅速扩散成全球性。在香港吴冠中的作品相当于书画版块成交额的十分之一,这次保利千方百计从海外藏家征集到的十幅作品,每幅都为其

吴冠中先生于去年辞世以后,价格迅速飙升,吴冠中的作品既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源泉,也纳入了中国近现代书画版块,至纯天珠,他的藏家也迅速扩散成全球性。在香港吴冠中的作品相当于书画版块成交额的十分之一,这次保利千方百计从海外藏家征集到的十幅作品,每幅都为其代表作,将引发吴冠中新一轮行情的爆发。

去年八月,北京保利拍卖与保利艺术博物馆共同策划了《风筝不断线——缅怀吴冠中先生经典作品收藏大展》,取得了各方一致好评,数十位业内专家学者、重要收藏家代表和吴老生前好友莅临现场,参观群众多达数万人,为专家、藏家、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追思吴老对中国艺术所做杰出贡献的机会。基于北京保利拍卖多年来对吴老师市场的耕耘和此次展览的深刻印象,部分藏家将参展作品委托给保利2011 春季拍卖会,形成了“吴冠中重要作品专题”。一代大师吴冠中先生是20 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之一,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不懈的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概念,坚忍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

在艺术市场上,吴冠中老师的作品很早就在北京画廊里出售。1984 年开始进入了香港拍卖市场,其作品《劲松图》和《北戴河》在苏富比拍卖会上分别以0.9 万港币和2.7 万港币成交,在八十年代,这个价格可以称之为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天价”了。那时之后,吴老师的拍卖价稳步上升,1988 年他的四尺整张作品《日照华山》被佳士得拍至10 万元港币,首次突破了10 万元大关。

吴冠中的作品之所以在八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刚起步的时候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他一贯的艺术主张不无关系。他的艺术思想是以其创作实践为基础的,这并不在于他文字功底和演讲能力本身的魅力,而在于他总能够一针见血地触及当代绘画的要害问题。

吴冠中颇为欣赏石涛的绘画,称其为中国现代艺术之父,对石涛的“一画之法”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认同石涛“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的观点,主张艺术家应该根据个人的独特感受创造能够抒发个性的笔墨风貌,反对程序化的陈陈相因,将感性认识、个性情感的抒发提高到首要位置。他在 1979 年发表于《美术》上的“绘画的形式美”一文中谈道,“情与理不仅是相对的,往往也是对立的。……画家当然起码要具备描画物象的能力,但关键问题是能否敏锐地捕捉对象的美。理,要求客观,纯客观;情,偏于自我感受,孕育错觉。严格要求描写客观的训练并不就是通往艺术的道路,有时反而是歧途、迷途,甚至与艺术背道而驰!”真正的艺术,需要纯洁的感性,在纯洁的感性里,我们看到的都是超越我们视线的事,却又都是我们“看”见的事,是一种自然地心象。而风格是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相信自己的眼睛并忠于内心的真实感受是形成绘画风格的必由之路。风格是可贵的,但它往往使作者成为荣誉的囚犯,为风格所束缚就无法创造新境。艺术需要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才能发展。能够始终存有一个自由的灵魂,而不受制于社会舆论的偏见是一个艺术家生命长盛不衰的法宝。所以艺术创作者情感的表达才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脱离了创作者的认识,为技巧而技巧,实际上是失去了艺术创作的真正涵义。这番理论在那中国当代艺术刚刚起步的年代无疑相当先进的,这也是吴冠中的作品于当时中国艺术大环境而言颇有鹤立鸡群之感。1989 年香港佳士得又推出了吴氏力作《高昌遗址(101.6105cm),文玩,这件大幅作品虽然是以中国笔墨的画法来处理中国风景,但整体上却具有西洋画风格。拍卖原估价15 万至20 万港币,经各路买家几十个回合较量,价格最终定格在了170 万元港币,创造了当时在世画家的市场最高价。这无疑表示了吴冠中的绘画思想颇为市场和人们所接受,当然,这也与八十年代香港的国际艺术氛围有关。

吴冠中一生为了艺术“搜尽奇峰”,走遍国内外大江南北,进行大量的写生和采风。他的作品题材不仅范围广,而且常常是前人所不曾眷顾的对象。他总是从平凡处着眼又总能使自己的作品别出心裁,耐人寻味。首先是他对江南景色的描绘,吴冠中出身于江苏鱼米之乡,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坏有着身后感情。白墙黑瓦、低矮的屋舍,柳绿桃红掩映其间,河道纵横,水田密布,桑园、竹林包围着村子,纵横交错的芦苇丛,南往北来的船只,桅杆,帆影等,这些处处蕴含诗情画意的美景是吴冠中最喜欢表现的对象。

其次是对北方村落的描绘,这些作品主要集中于20 世纪70 年代。当时吴冠中带病随师生一起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使吴冠中对庄稼地里庄稼以及北方村落的朴实祥宁日久生情,产生了弄弄的画意。青高粱、玉米地、棉花、野菊、石榴,还有圈养的牲口,林中白鸡,晾衣服的农家小院等一系列农村题材的作品由此诞生。

再者是对别国风景的描述。90 年代初期,吴冠中先后应邀到法国、日本、英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写生并举办展览,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和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创作了不少体现异国情调的油画作品。如日本的富士山和渔港,挪威的港口、英国的室内酒店、印度尼西亚的小街市等。这些画作无一不是吴冠中致力于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西方现代艺术的艺术形式规律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及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大胆探索,极力发挥,在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方面为后人开启了一片值得分析与借鉴的新天地。

国内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起步不久,艺术理论的发展水平无疑与吴冠中先生的艺术思想相去甚远,这也直接影响了国内艺术市场对吴冠中作品的接触程度与港澳等国际艺术市场颇有差异。九十年代吴冠中在佳士得突破百万之时,在国内市场却反响平平。1993 年他的两幅同名《江南水乡》的作品在广州嘉德拍卖会上分别以5.2 万元和11 万元成交。1997 年他的作品《群虎》被中国嘉德拍至77 万元,1999 年他的《水乡》在太平洋拍卖会上以7 万元成交。

吴先生的很多画都是漂亮的灰色调,颜色偏暖,黄黄褐褐,却一点也没有脏和粉气的感觉,很漂亮,很和谐。他绘画的艺术魅力,已经包含了抽象美的因素。他“长期探索用点、线、面、黑、白、灰及红、黄、绿等有限数种元素来构成千变万化的画面,展拓画幅,在点、线的疏密组合中体现空间效应。”优秀的绘画作品,其激动人心之处往往不是对物象照相般的摹写,而在于其所提炼的自然物象的形象符号的组合关系所传达的那种情调意味哲理。吴冠中先生绘画作品中的点、线、面,本身就在诉说,传达着隐藏在其中的某种情绪表现着某种意味。这比具体的形象还要打动人。画作描绘的具象,似乎已经无关紧要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 “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 拍卖专场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 “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 拍卖专场

    2019-02-22 21:15

  • 得到了全球藏家的推崇与信任

    得到了全球藏家的推崇与信任

    2019-02-22 21:14

  • 北京保利即将推出犀角牙雕展

    北京保利即将推出犀角牙雕展

    2019-02-22 21:13

  • 已然跻身国内艺术品拍卖行业的一流行列

    已然跻身国内艺术品拍卖行业的一流行列

    2019-02-22 21:08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