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激发国外艺术品收藏热

2012年是中国艺术市场的调整阶段,传统收藏板块表现稳健,但国外艺术品却暗流涌动,从日本茶道具到西洋古董家具,从西方名画到顶级大师制作的烟斗,从名家设计到珠宝首饰,国外艺术品、工艺品出现在中国内地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收藏热潮。

春拍刮起海外艺术品风

2012年春拍,北京匡时继2011年秋拍推出“可以清心――日本茶道具专场”后,在今年春拍再次推出以金银壶领衔的日本茶道具专场。几乎在同一时间,上海泓盛也在春拍首次推出以日本金银茶具为首的“闻香候缘――日本精品茶具专场”,挑选了日本近现代传统工艺名家的传世珍品,其价格从几千元到近百万元不等,适合一些喜爱喝茶聚友的藏家购买。

在北京保利即将举行的春拍中,意大利古典小提琴成为此次拍卖的亮点之一,这是国内首个以专场形式举办的小提琴拍卖。本次上拍的小提琴足以体现世界一流的制琴水平。其中包括意大利三大传统制琴家族格利亚奴家族三代传人所制的3把提琴……

而将于6月20日举行的北京荣宝春拍,首次推出烟斗专拍,来自丹麦的世界顶级烟斗制作大师Anne Julie等人的近40把精美烟斗登陆国内拍卖市场,受到众多“烟斗客”的关注,无疑成为春拍一大亮点。此外,该公司还推出了众多西洋古董钟表,这些出自于御用工匠之手的稀有钟表风格迥异,不仅具有收藏的高端性和稀缺性,同时兼具很高的艺术欣赏性。

国外艺术品出现在国内市场上已不是新鲜事,近年来,一些拍卖公司也尝试性地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上拍一些西方艺术品,观察市场反响。早在2010年,中国嘉德和上海鸿盛就先后举办过西洋古典家具拍卖。在2010年上海泓盛举行的国内首场西洋古董家具专场拍卖中,19世纪法国路易十六风格的“兰克”款贴皮叠巾式牌桌以近30万元的价格成交。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取向更加多元化,很多收藏家开始从西方寻找一些新的灵感和资源。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朱旭初也认为,目前,我们居住的建筑,从外在样式到室内装修都是西洋式的,必然和西方艺术品更加搭配。“随着新板块的轮动,西方艺术品也成为投资之一。”

上海泓盛拍卖瓷器工艺品部经理孙涛表示,近年来,由于一些中国传统的收藏板块(如瓷器工艺品、中国书画等)的市场价格已经到达了一般藏家难以企及的水平。在这种形势下,一些非中国本土的、兼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和工艺品就越来越被中国的藏家接受。“这是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由以投资、投机为主导模式,逐渐趋向以收藏消费为主导模式的转变过程,是中国藏家对收藏概念的理性回归。”孙涛说。

中国藏家的口味

刚刚结束的香港国际艺术展再一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艺术新闻》(Art News Paper)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藏家究竟在买什么?》的文章,深入分析了中国藏家购买艺术品的口味,其中就提到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的观点:“从目前的拍场来看,购买西方当代艺术的情况不会发生在中国内地,至少这种趋势尚处在起步阶段。”

相比而言,台湾藏家则是最能接受其他国家的艺术,并且敢于冒险购买的群体。2010年,伦敦白立方画廊首次在中国展出达明 赫斯特的作品,在香港国际艺术展上,其作品《不可避免的事实》被一位台湾藏家以175万英镑买下。

当然,收藏国外艺术品的不仅仅是文中提及的这一行为。2006年,刘銮雄曾以1.3亿港元购入波普艺术之父安迪 沃霍尔的《毛泽东》,贵州文玩,他收藏了多件沃霍尔的作品。上海藏家郑好也收藏了达明 赫斯特具有代表性的“蝴蝶画”。在2011年5月纽约苏富比拍卖上,毕加索的《Deux Personnages》被一位中国买家以2130万美元高价买走,同年7月,另一位中国买家在佳士得以320万英镑竞得米开朗基罗的黑粉笔画。在今年纽约春拍焦点,蒙克《呐喊》的拍卖现场,参与竞拍的也有一位中国藏家。而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场上,美国雕塑家考尔德的一件通体白色的动态雕塑作品――《爆发的雪花》以1030万美元成交,该作由佳士得亚洲业务总监李昕竞得,据说是为亚洲的客户买下的。而最近在国内举办的毕加索大展,安德鲁 怀斯作品展,大有在中国推广西方艺术品,进军中国市场的考量。

2011年3月,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办的欧洲古董与艺术博览会上,上海收藏家冯毅就用巨资购买了意大利雕刻师本佐尼的《花神和风神的舞蹈》汉白玉雕,该作曾在1862年的伦敦世博会上展出过,如今,这件作品就摆放在上海浦东星河湾酒店中博览会组织者本 杰森解释说,2012年是中国藏家最多的一次,他们不仅购买中国的艺术品,还买俄罗斯、日本的珠宝雕塑。“现在,前往马斯特里赫特的中国收藏家对西方艺术家表现得更感兴趣,他们收藏的胆识随着钱袋的增长而变得更富有弹性。”本 杰森说。

就此现象,孙涛认为,收藏本身要经历对一件藏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知识的研究和熟悉过程。中国的藏家首先选择的还是根植于本土的艺术品。但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海外的艺术品也会在中国藏家不断了解、熟悉、喜爱的过程中越来越被接受和收藏,中国完全具有吸纳海外顶级艺术品的能力。他相信,“将来会出现中国藏家和西方藏家在同一个拍场上竞购莫奈梵高的顶级作品的现象,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然,在国内,由于还没有坚实的收藏群体,文玩,顶级海外艺术品的购置只是零星发生。但一些价格不高、同时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艺术品,在北京、上海和其他一些大中城市中已蓬勃发展起来。比如,近年来,美国的西洋古董家具商们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客户支撑点,中国市场就成为他们的首选。古董家具收藏家柏女士一年前开始收藏,对西洋古董家具的兴趣越来越浓,到现在已收藏了9套,除了个人喜好之外,她也看中古董家具的市场投资潜力。

前车之鉴还是后来居上?

中国藏家活跃于各大拍卖行、艺博会上,大肆收购艺术品,让很多人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买家不惜重金在全球搜罗梵高、雷诺阿、毕加索这些西方艺术家作品的情景。很多人担心中国会步日本买家的后尘。

日本收藏家大山金士郎收藏了很多中国字画、瓷器和西洋名画。当谈及日本当年的国外艺术品抢购潮时,他表示,“在经济危机之前,我也很纳闷为什么这么多人收藏西方天价艺术品。但是当时只是作为投资品,而不是真正热爱这些东西。泡沫之后,我们获得意外的收获,虽然有冲动性的购买行为,但给日本带来的却是文化底蕴的改变,在收藏这些西洋的东西之后,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文化的融合,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日本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