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强:构建文化主宰的艺术品市场

2012年,多家国外统计机构先后发布数据,宣布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这是世界艺术品市场史上令人震惊的事。”法国艺术品信息公司Artprice总裁蒂里·艾尔曼曾如此感叹。

对于这一桂冠,中国艺术品收藏界人士十分淡然,在他们看来,几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加上现当代艺术家的不断推陈出新,中国艺术品市场欣欣向荣实属必然。

这是一种超强的文化自信。盛世收藏、富而思文,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向世界之巅不需要“震惊”。

不过,如果把镜头拉回到1992年3月,北京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世纪剧场,在那场被定义为“国内首次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北京国际艺术品拍卖会上,85.89万美元的成交额已经让中国艺术品市场亢奋无比。而从“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元年”至今,仅仅20年过去,224家拍卖公司参加了今年的春拍,轻松实现了281.6亿元的成交总额,亿元拍品早就成为家常便饭。从发展速度来说,蒂里·艾尔曼的“震惊”似乎可以理解。

事实上,经历了破土而出的崛起阶段,从2002年开始,至纯天珠,文物艺术品拍卖进入被称为黄金十年的成长期。董国强和他一手创办的匡时拍卖,见证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亿元时代”的发展与辉煌。

董国强,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凭借一腔热爱投身拍卖行业,屡创业界奇迹。商业“黑马”,骨子里却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经常做点拍卖业不愿做、文化界不能做的事儿。他说,希望匡时成为有文化理想的公司。

从非主流到进入主流

在与拍卖结缘之前,董国强在北京房山当过老师,做过海关职员,还开过空运代理公司。这位曾经的“北京市优秀教师”,传统文化情怀深重,始于大学时代的书法爱好,无论工作多忙,始终不曾放弃。1991年的全国书法展上,他荣获“全国奖”,之后成了“得奖专业户”,并作为中国书法家代表参加了中日邦交20周年书法展。

因为喜欢艺术,董国强在文物艺术品领域结交了不少朋友。他和中国拍卖业教父级人物、北京翰海拍卖创始人秦公是忘年之交。2000年,在秦公的筹划下,董国强参与了一件可以写入中国艺术品拍卖史的事件——他以北京市文物公司代表的身份,在香港以1980万元的价格竞得当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国宝——“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镂雕六角套瓶”。

1980万元在当时堪称“天价”,十年后,文玩这样的作品如果再进入市场,价格过亿不存悬念。

“当时秦公为文物公司从海外买回的一些国宝级拍品,不少是委托我在现场买的。”说起这些,董国强言语中充满自豪。他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恢复后的第一批买家,不少朋友在拍卖场上买东西时也请他做顾问。

2006年,董国强做出一个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决定:成立自己的拍卖公司,全身投入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在此之前,因为喜得一对双胞胎,他辞职专心做了几年的全职“奶爸”,其乐融融。

2005年,中国拍卖业迎来一波发展小高潮,后来的业界大佬北京保利,还有北京诚轩、西泠拍卖等,都是在那一时期先后开张的。董国强十分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参与市场的机遇已经到来,不能再等了。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立后,首场拍卖就取得2.4亿元的骄人成交额,成为业内一匹“黑马”。

回忆起当时的创业经历,董国强笑着说,主要是胆大。“虽然对拍卖有些了解,但没有把困难想得那么多,很多事情你以为自己很懂,真钻进去才发现要补的课很多。”

匡时的成功离不开另一位人物,那就是资本市场大鳄、在艺术品市场叱咤风云的大买家刘益谦。由于十几年的交往,董国强和刘益谦关系很“铁”,他私底下直呼这位大收藏家的小名“毛毛”。准备成立匡时,董国强找到了刘益谦。“当时成立拍卖公司需要1000多万元的资金,这不是主要问题,问题是我需要一个懂企业的合作者。我们俩相互认可,我就邀他入伙,他想了一天,答应了。”

刚刚成立的匡时就像一张白纸,有句北京话叫“平地抠烙饼”,形容匡时恰如其分。“坦白地讲,匡时当时的拍品主要来自我多年的人脉资源。首战告捷,我觉得自己选对了行业。”董国强说。一系列漂亮的数据印证了董国强入行拍卖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公司成立当年,中国100家拍卖公司文物艺术品成交额快速攀升至146亿元。

繁荣与浮躁的“亿元时代”

2009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期。当年7月22日,我国首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审议通过,包括文物艺术品市场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获得全面扶持。

拍卖市场开始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暴涨。2009年,《十八应真图卷》在保利春拍上拍出1.69亿元,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第一个亿元拍品,从此开启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日千里、高潮迭起的“亿元时代”。2011年的嘉德春拍,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以4.255亿元成交。

此时的匡时,随着行业的高歌猛进业绩一路上扬。2009年春拍,匡时的八大山人《仿倪瓒山水》以8400万元的成交价打破了中国书画全球拍卖纪录。2009年秋拍,张大千《瑞士雪山》以5264万元打破其个人全球拍卖纪录。

对于2009年拍卖市场屡出天价,董国强将之归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另一方面,一些欧美藏家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得不把多年珍藏的重量级艺术品拿出来拍卖”。

2009年,匡时全年成交额近10亿元,而2010年春拍成交额即达到10.85亿元,较上一年上涨55%,创历年单季最高成交纪录。一个刚刚成立四年的拍卖公司,迅速跻身全国拍卖行业第一方阵。

董国强认为,2003年到2008年是拍卖业的量变阶段,2009年到2011年则进入质变阶段。这三年里,新老买家均表现神勇,新兴机构如艺术基金令人关注。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问题也随之而来,艺术品投机炒作之风日盛。诸如煤老板在拍卖场上不眨眼地举牌,将艺术品整捆买回家塞到床底下,第二年又整捆拿回拍卖市场的江湖传言不绝于耳。

此外,文物艺术品行业也频繁陷入假拍、拍假的丑闻中,红红火火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业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董国强经常被媒体问及一些敏感问题,对此他从不回避。“文物艺术品拍卖是个太年轻的市场,遇到诸多问题在所难免。不过,这个市场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黑暗,频被误解的原因主要还是大家不了解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