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匡时《长春集》作品见证一个时代文人情怀

北京第二轮秋拍,将于下周举槌,其中涌现出不少有趣的拍品,如北京匡时推出《长春集》,包括48幅作品贵州文玩,不仅来自同一著录,也是同一上款“阿明”,记录了近40年前那个尘烟埋没的时代

这48幅作品皆为小品,但几乎涵盖了中国近现代画坛中各个流派的名家代表人物,包括京津画派的李苦禅、王雪涛、白雪石;金陵画派的宋文治、亚明、魏紫熙;岭南画派的关山月;长安画派的石鲁等23位画家。这些绘画虽然都是小品,文玩,却是逸品,画面清新洒脱,充满了中国传统文人水墨画的情趣,让人不禁有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这些作品大多创作于1970年代中后期,那是一个逐渐被遗忘的尘烟埋没的时代,一段相当困难的岁月,当时所创作的精品不仅见证了那个时代,也表达了艺术家们崇高的精神追求。有幸的是,这些作品出版于1979年的香港《明报》20周年纪念画册《长春集》与《不雕集》,成为那个时代的见证

这些画作中大部分都署“郝明”上款,也有落“阿明”上款的,可见郝明与这些艺术家感情之深厚。“阿明”是著名版画家、木刻《鲁迅》的作者力群的儿子郝明。他1975年前往香港定居,1987年去美国,现为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在港期间,郝明曾先后在《明报》、《明报月刊》等报刊撰写专栏。其中评介内地画家部分,以其专业知识为文,总结画者创作经验,评述客观,极富可读性,并与《明报》结下友谊。

对这些作品,著名的《明报》主笔查良镛(金庸)有非常精到的评语:“政治上的是非和路线变迁极快,艺术作品却要传之千百年。”他说,这些绘画虽然都是小品,然而也是精品。因为是友人间借以留念的即兴之作,就像互通情愫的书信,比之公开发表的文章往往具有更多的真实感情,更少的顾忌考虑,文玩,所以这些小品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更加表现了中国绘画的传统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