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对待艺术的认真态度

民国期间,活跃在海上画坛的人物画家,至纯天珠,冯超然之下,恐怕非其弟子、广东潮阳人郑慕康莫属。

郑慕康自幼喜爱绘画,早年为姑父香烟厂画广告画的轶事,一度成为画坛佳话。其18岁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随冯超然学习人物画,绘事精进。1949年后,郑慕康参加新中国画研究会。1960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郑慕康是首批入聘画师之一。

郑慕康(1901-1982)青莲伴读

  设色纸本立轴款识:慕康。印鉴:慕康 81×40 cm约2.9平尺

  RMB: 15,000-30,000

郑慕康的人物画,文玩,多用纤巧流利的线条,去描画体态丰盈、举止安详的人物。早年与其师冯超然一样,取法唐寅、仇英,因而人物秀美古雅、仪态端庄。直到晚年则更注重色彩的烘托、西洋的透视技法。相传60年代,郑慕康为香港邵氏家族绘就巨幅“全家福”肖像画,画中中外人士达数十人之众,画面壮观,所以吴湖帆称郑慕康为“近代写像第一名手”。此外,郑慕康于花卉、飞禽亦别有会心,往往以“没骨”写之,得意传神。

郑慕康的艺术成就,可能更要归功与他那严谨的画工。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流风遗韵忆画坛”一文中说:“有一年夏天,我到他(郑慕康)家,室内温度很高,他照样穿着整整齐齐的长衫,端坐挥毫,为怕汗沾湿画纸,特在腕下垫着几层手帕。我问他为什么不开电扇,他说怕扬起灰尘落在调色盘里,影响颜色的纯度。这种对待艺术的认真态度,令人终身难忘。”作为师弟的陆俨少,也曾评价郑慕康“作画一笔不苟,必自认满意为止”。

如今展示给诸位藏家的这批郑慕康人物、花鸟、书法及藏品,由其侄辈提供,虽多数未曾属款,有的甚至还只是画稿,但郑慕康精妙的画笔、清丽的赋色,可见端倪,令人回味景仰。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画,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正展现着她千变万化的新姿。一方面,要求新时代的画家们进行自我超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多元并存,互补互容,百花齐放才是春。

古人曾说:“笔墨当随时代”。而书画艺术真要做到富有时代气息,而且画出山水草木的真精神,感动观众,那也绝非易事。当下的画坛新秀,作为新生代,既要继承中国数千年传下来的优秀技法,又要尝试寻找一些不同于前贤的表现语言,实在是任重而道远。他们的艺术,与传统文人画着实不同:传统文人画讲究的是“以画为乐”,讲究诗书画相得益彰的文化品味。当下的画坛,却更关注人生、关注生活,从技法上来讲,,可以是浪漫的、抽象的,但从意识和观念上来讲是现实的。

此次数十件画坛新秀的近作,既有承接传统的淡雅清新,又有个性张扬的大气磅礴。他们陶醉于乡村都市,玩味于山光水色,他们用执着和才情雕琢笔墨,在笔端倾注了一个墨色辉映、意境悠远的水墨世界,象一首唯美的赞歌,歌唱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