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行的藏家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木雕佛市场环境概述:滞后 从中国大陆木雕佛的市场表现来说

木雕佛,作为中国佛教文化衍生出的一种艺术门类,虽然在艺术水平和研究价值上一直倍受人们推崇,但奇怪的是,木雕现在在中国大陆市场上的表现远远落后于它的近亲们。一位从事木雕佛市场开发的专业人员用简明易懂的数字描述了木雕佛市场的现状:“现在一个普通的铜鎏金的佛像都能卖五百万以上,但是同时代同级别的一个木雕佛像可能价格才不到100万。”2012年,在巴黎佳士得,一件高175厘米的13世纪木雕观音菩萨坐像,最终以902.5万欧元成交,折合人民币7600多万。买家古董商艾斯肯纳齐在买下这尊佛像之后表示,至纯天珠,中国的瓷器、字画价格都已高达数亿元,代表华人文化艺术与核心精神的佛教精品却低迷不振,这是极反常的现象。当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一西平措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更是遗憾的表示:“在国内的话我相信别说7000多万,700多万都很难。”

那么,大陆木雕佛市场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有哪几方面原因呢?能否探索出一种方法来点燃这湿润的木雕佛市场?当今的木雕佛藏家面临着怎样的困境,新入行的藏家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木雕佛市场环境概述:滞后

从中国大陆木雕佛的市场表现来说,许多专业人士更多的表达是:滞后。这一点在一西平措对于中国木雕佛市场现状的描述中可见一斑:“从古至今,木雕佛像的地位其实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宋代的作品,不过国内表现一直不好。直到2012年年底艾斯肯纳齐7000多万人民币拍到辽金的水月观音,才一下子刺激了国内市场,很大程度地推动了国内的木雕佛像市场,当然这么高的价格主要由于那件佛像的确精美而且流传有序。不过由于国际市场的刺激,在2013年上半年,国内才开始特别关注木雕佛,在市场上也有很多表现。”通过这段描述,可以看出中国国内的木雕佛市场是靠国际市场的认同反过来刺激和推动的,而内地藏家群体本身好像并不太买账。古天一拍卖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吴国才也表示,在去年做完两场木雕佛专场之后最大的体会就是目前大陆的藏家基础不是很大,相对于书画收藏、瓷器收藏甚至是木雕佛的近亲铜鎏金佛像收藏群体整体要小得多,具体表现在不但收藏人数少了很多,贵州文玩,而且能称得上收藏木雕佛的行家也少之又少。在大陆木雕佛市场的波动之中,台湾买家和国际买家占据了更大的主动权。除此之外,香港保利拍卖古董珍玩部专家杜纪波还提出了大陆市场跟风国际市场的另一个表现:“木雕佛整体市场因为受到前两年欧洲的佛像拍卖影响,受众群体增加了,但是收藏趋向却变得更窄了。在以前,精品的明代的木雕佛可能也会被人们非常看好,但是近几年随着国际市场上宋代木雕佛的突出表现,导致了整个市场针对宋代的木佛购买和供奉成了热门,其他品类的受关注较少。”不过,如果纵向整体观察国内木雕佛市场发展道路的话,在跟风滞后的背后,杜纪波还是从大陆木雕佛市场中看到了积极的方面:“近些年,从收藏群体构成角度来看,除了以前单纯依靠一些比较大的博物馆和集团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真正为了收藏而收藏的专业藏家出现,这些藏家对木雕佛了解的非常深。”
 现状背后的原因:少

当谈到现在中国大陆这种市场环境产生的原因,大家提到最多的一个字是“少”。首先是木雕佛本身在中国大陆的存世量很少,因为相对于铜鎏金等近亲来说,木雕佛存世量明显底气不足。由于木雕佛的材质特殊,基本没有从土里挖出来的而都是传世的,而传世的过程中它的保存也不容易,极易发生损毁。因此相比书画、瓷器者铜鎏金佛像,木雕佛的数量少了很多,精品就更少了。一西平措详细阐释了大陆木雕佛存世量少的具体原因:“比如宋代的木雕佛,要经历历代的战火洗礼,真正能保留下的本来就少,加上清末开始又有大量流出到海外和国内损毁速度的加剧,保存下来的就很少了。某些时期甚至很多寺庙都是空的,军队和老百姓就住在里面,动乱时期遇到没有柴火的情况下找到木头就烧,这种损失是巨大的。所以数量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国内自己人损毁,另一个是流出到海外,且流向海外的木雕佛有很多都属于高水平的精品。”

除了上述原因,一西平措还提到了目前木雕佛市场流通数量不多的另外一个原因--政策限制。木雕佛一般尺寸比较大,会被定性为不可移动的文物,只能放在寺庙里或者在特定的地方供欣赏和瞻仰,是没有办法流通的。除非能有非常详细的著录:如它是从哪里拍出来的,谁收藏过,并且要有详细的资料才能流通和拍卖,但是具备这些条件的木雕佛属于凤毛麟角。

其次,也正是由于中国大陆本身流通的木雕佛的数量很少,进一步造成了人们对于木雕佛的了解不足,导致大陆很难形成一个木雕佛的收藏圈子。一西平措指出,如果没有一个收藏圈子的话,那么很难持续地推动大家对木雕佛的学术研究,光是少数几个人去收藏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一个圈子大家去交流,然后在交流中共同欣赏,我也看得懂你也看得懂,大家都看得懂,但是东西在我这里,我就会很开心,而且大家都愿意去接受木雕佛并深入木雕佛市场。如果没有这个圈子的话,就不容易形成稳定的市场价格,艾斯肯纳齐之所以7000多万请那件观音像,也正是因为从一个古董商的圈子来看,他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门类,因为他们把书画、古青铜器、石雕和木雕认定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他们特别了解这些东西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传承。”一西平措解释说。

反观大陆,目前很多人对于木雕佛没有深入的理解,就算是大家热捧的铜鎏金佛像,时至今日,,能够理解它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底蕴的人仍然不多,更何况木雕佛呢?木雕佛存世作品可供欣赏和学习的实物更少,年代上精品基本在明代以前的中古阶段,又没有良好的学术支持,状况自然可想而知。

总之,在没有量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去学习和参考;没有一个学术指导的时候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角度。审美水平的提高必须有量的积累和良好的学术指导才能够快速提升,可是目前两个方面都缺失的情况容易让人摸不清方向,从而导致了现在市场上流通的一些比较精品的木雕佛主要集中在海外,尤其是欧洲和日本,反而是这些国家的收藏者对中国的木雕佛艺术了解得很深。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投资型藏家也更多地会选择其他门类如铜鎏金佛像而很少选择木雕佛,因为木雕佛不但保存起来困难,更重要的是市场上群体小,将来出手不容易。
木雕佛市场的苏醒之路:从认识到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