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万港币)的1/8. 新青年艺术家板块成为近几年各拍卖行大力推出的板块

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国际市场“双寡头”之一的地位,也呈现出中国纯艺术市场仍占主流,瓷器杂项古董市场相对疲软的格局。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仍然延续这一趋势

两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地位相对稳定。TEFAF《2014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中显示,中国连续两年蝉联全球艺术品市场第二位,占全球艺术品市场 份额的24%,位居美国之后(美国市场份额为38%);ARTPRICE《2013年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中显示,中国纯艺术市场拍卖(41亿美元)以 34.6%的市场份额仍然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仅次于中国,份额为33%。

这两份报告显示,中国艺术品市场是国际市场“双寡头”之一的霸主地位,也呈现出中国纯艺术市场仍占主流,瓷器杂项古董市场相对疲软的格局。2014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仍然延续这一趋势,但瓷器杂项市场份额将有所提升。

精品缺位,分化趋重

中国宏观经济近期走软,拍卖市场资金紧缺,买家愈发理性谨慎。加之精品稀缺,在此背景下,2014年春拍,中国艺术品市场仍然延续了2013年的平稳发展 态势,成交规模略高于2013年春拍,文玩,拍品两极化趋势加强。在拍卖机构积极参与,拍卖会、拍卖专场、上拍作品数量同比增加的情况下,作品成交量、成交总额 和作品单价略有提升,这些指标的变化呈现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稳健发展的态势。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不完全统计,截止2014年6月25日,本季度举办拍卖会的机构由2013年春拍的240家增至290家;拍卖数量增 加47个,拍卖专场增加235场;作品上拍294410件,成交121362件,成交总额为284.30亿元人民币,同比2013年春拍提高6.93%, 环比去年秋拍下降14.65%。这从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市场相对强劲的购买力,在精品释出量减少,普品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市场关注重心迁移至中高端、中低端 拍品。原因许在于,中国艺术品买家群体迅速壮大,其强劲的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本季度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

本拍卖季,惊喜似乎太少,也只有香港苏富比推出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22亿元人民币成交引发了国内市场“鸡缸杯热”;“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在 香港苏富比以1.16亿元人民币成交;来自法国私人收藏的常玉50年巅峰之作《聚瑞盈馨》以6,380万元人民币成交。

截止目前2014年春拍5,000万以上的作品共有10件, 相较于2013年春减少2件;其中,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中曲高和寡的亿元以上部分共有3件,除以上2件瓷器作品,崔如琢2006年创作的长卷《丹枫白雪》 在保利香港以1.45亿元人民币成交。此外,100万至500万仍然为市场资金集中区,市场份额最高。这显示出2014年春拍市场两极分化趋重,中低端市 场成为藏家群体最为活跃的部分,不断有新买家入场,追捧着有明确传承出处的精品佳作。

就艺术品拍卖品类而言,中国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以61.14%的市场份额仍占市场主流,瓷器杂项门类整体行情向好。本季度,三大主流品类256.88亿 元人民币,占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的90.36%,环比增长1.71%,这主要归功于瓷杂和油画及当代艺术两板块市场份额的提升。

古代书画市场冷清

中国书画拍卖市场中,由于普品增多,古代书画市场表现冷清,作品单价同比2013年春下降9678元/件,市场支撑力度下降,53.18%的中国书画成交 份额仅支撑了49.78%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同比下降3.93%;本季度雅昌“国画400成分指数”为5604点,环比上季度有8%的降幅,显示出市场 价格走势下降的态势;此外,中国书画板块中精品与普通作品之间价格两极化趋势愈加明显。本季度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TOP100”中,中国书画占有48 席,5,000万以上的作品仅5件,同比减少3件,也反映出这一拍卖季书画精品数量减少而导致市场份额下降的现象。

在买家越发理性和成熟的今天,精品佳作才是王道。中国古代书画板块中,由于这一市场此前被过度开发、快速消费,原先流通的古代书画精品正在沉淀,或流入终 极藏家手中,或成为博物馆、美术馆藏品,精品资源日益紧张,尤其是名家作品成交状况不佳。古代书画板块中上镜率名列前茅的“元四家”、“明四家”、“清四 王”等,多半出现明显量价齐跌的局面。

例如:中国嘉德招牌专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18件上拍作品成交11件,成交率仅为61.11%,成交总额为9717.50万元人民币;千 万元以上的作品仅有2件,王鉴的《仿古山水册页(十开)》(1675年)以2702.5万元摘得本专场头魁;成交最低价为文嘉万历庚辰(1580年)创作 的《江南春》(手卷),仅为172.5万元;而本季度文嘉的最高拍卖价为552万元【西泠拍卖推出的文嘉《翠山》(1580年作)】,这与2013年缔造 的1104万元【文嘉《寒林》(1548年作)】的高价相差两倍,再次印证了古代书画市场中精品资源紧缺及市场精品意识的增强。

近现代书画表现强劲

与古代书画市场的相对冷清对比,本季度近现代书画表现强劲,名家板块出现轮动,从去年的“黄胄年”转换成今春的“宾虹季”,市场总在寻找新的替代点。2014年春拍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TOP100”中,近现代书画占24席,总成交额为7.01亿元。

黄宾虹92岁画赠章伯钧之作《南高峰小景》(立轴,1955年创作)以6267.50万元位居本季度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榜首,并刷新了黄宾虹个人作品拍卖 的世界纪录。此作品曾在2001年秋拍以估价16至18万元人民币上拍,最终以高出最高估价3倍的56.1万元人民币成交。历经近13年,作品价格增长 100多倍,投资收益率达45.66%。

齐白石、张大千、黄胄、林风眠等其他近现代名家作品,虽然不似往年有大量精品涌入市场,市场行情有所回落,但其精品佳作仍然备受青睐。截止2014年6月 25日,今春齐白石千万级以上的成交作品共有11件,同比去年春拍减少5件,其中来自中国嘉德《花》(1947年作)以5,577.5万元的成交价创本拍 卖季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去年春拍齐白石最高价作品为朵云轩上拍的《高立千年》(立轴,水墨纸本,1946年作),成交价为8,050万元。

当代书画板块专场成交率较高,中坚力量市场活跃,新水墨、新工笔成为市场热点。中国嘉德中国当代书画专场成交率达89.51%;北京保利专场成交率达 90.45%;匡时“笔墨新象——当代书画专场”成交率为81.86%;翰海专场成交率为89.29%。此外,现场的拍卖人气也足以展现出这一板块市场较 高的关注热度及庞大的收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