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最初的征集还是到后来的拍卖

“意外”天价、精品流拍、成交额下滑,这些关键词串联起了2014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这一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与整体经济形势一样经受着巨大考验。业内人士认为,艺术品市场类似前几年那样“高歌猛进”的亿元行情已不能持续,未来要在“新常态”中寻找新机遇。

1

艺术品拍卖成交下滑

根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为153亿元,比2013年略有下调。而来自盛世收藏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18日,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量较2013年同期下滑18.26%,成交额下滑17.37%。具体到嘉德、保利、匡时三大拍卖巨头,业绩均比2013年有所下滑,且秋拍成绩不如春拍。

尤其是香港,作为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风向标”,2014年秋拍开局不利。香港苏富比、保利香港、嘉德香港三大拍卖行业绩整体出现大幅下滑。其中,香港苏富比秋拍收获29.04亿港元,低于2013年秋拍41.96亿港元的成绩,也明显低于去年春拍34.18亿港元的拍卖业绩;保利香港秋拍收获8.25亿港元,低于2013年秋拍9.89亿港元的成交额;嘉德香港斩获3.43亿港元,低于2013年秋拍5.1亿港元的业绩。

紧接着,内地几乎所有拍卖行的业绩都出现明显下滑。其中,中国嘉德秋拍收获17.06亿元成交额,较2014年春拍下滑24%,较2013年秋拍更是减少28.3%;北京保利斩获27.74亿元成交额,与2013年秋拍和2014年春拍相比,下滑幅度均超过10%。而北京匡时2014年秋拍13.45亿元的业绩,较春拍回落23%,较2013年秋拍更是下跌30%。另据统计,,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北京翰海四大拍卖行2014年秋拍的总成交额为73.3亿元,相比2013年度78.58亿元的总成交额下降6.72%。

与此同时,2014年高价成交的拍品数量也减少了。其中,在中国嘉德秋拍中成交额超千万元的书画作品有18件,而春拍是23件;北京保利秋拍成交价过千万元的作品有19件,而春拍是24件;北京匡时秋拍有11件拍品的成交价过千万元,与春拍基本持平。

尽管艺术品拍卖市场陷入低潮,但仍有天价艺术品“意外”出现:2014年4月,收藏家刘益谦以2.81亿港元于香港苏富比春拍会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11月26日,刘益谦在香港佳士德秋拍会上又以3.48亿港元拍下被誉为唐卡之王的十五世纪“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一时间,“有钱,任性”成了艺术品市场新的代名词。

而就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买家的构成来看,2014年企业资本有了较大范围的增幅,艺术品收藏正由个人爱好向机构收藏行为转移。业内人士分析,天价给市场注入了温度,有利于文化遗存的传承发扬,但天价背后亦存隐忧,艺术品市场仍需要合理的监督与引导。

2

艺术品信托再现兑付危机

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探底的大环境下,2014年,艺术品信托市场成为不少信托公司“不能承受之重”,产品发行数量跌至个位数。据统计,截至目前,2014年国内仅成立7款艺术品信托产品,累计规模还不足10亿元,且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只有9.5%左右,文玩,与之前近20%的收益相比,已缩水近五成。

不仅如此,2014年,艺术品信托逾期兑付再现危机。譬如,深圳杏石基金自2011年发行的一款艺术品私募基金产品,于去年5月到期时,投资者普遍只拿回本金的10%,且该产品3年来的投资收益全部没有支付给投资者。又如,成立于2011年8月12日的“中信墨韵1号艺术品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本应在2014年8月12日到期兑付,但至今仍有部分投资者尚未拿到本金和利息。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中信墨韵1号”的兑付风波,某种程度上是近两年艺术品投资市场迅速降温的一个缩影,即艺术品市场出现断崖式下滑,发行机构、发行量与收益呈现量价齐跌现象。目前,存续期限在1―2年的艺术品投资基金也曾出现过不少兑付违约状况,原因同样是艺术品投资遇冷,导致艺术品难以短期套现。

“对艺术品金融的主流产品艺术品信托来说,该市场的浮动随着艺术品本身的起落而变化,而艺术品市场更大程度取决于拍卖市场波动。”业内人士表示。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春季拍卖呈现历史高点,拍卖成交金额达到92.5亿元。而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春拍成交金额为38.3亿元,较2011年高峰下滑54.2亿元。

3

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

“发展不均衡”可谓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最为突出的现象。业内人士指出,在影响艺术品市场波动的拍卖市场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具有同质化竞争和寡头垄断性质的书画行业。“中国艺术品市场总量的官方统计数据是2000亿元,其中书画产业占了60%。”上海汇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沃伟东表示,书画的最大特征是上游生产者和下游消费者的个体化。

但当下,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业和古玩市场,景象萧条,关门歇业者甚多,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下降了20%到80%,接下来将会产生画廊的倒闭潮。最多可能倒闭三分之二,因为缺少现金流。”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指出,未来画廊要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才能生存发展。

在二级拍卖市场,“无论苏富比佳士得,书画拍卖仅占业务量一小部分,因此他们生存能力很强,在市场困难时受到影响也小。”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总裁温桂华介绍道,贵州文玩,但国内拍卖公司多数在书画类拍品方面占据半壁江山甚至更多。北京匡时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表示:“2014年,拍卖场次和拍卖标价都有所下降和减少。从2014年秋拍市场看,无论从最初的征集还是到后来的拍卖,都是匡时成立以来最艰难的一次。”他说,中国书画在国内拍卖行业一线公司里成交额占到70%,二线公司占比更高,可能要占到90%甚至100%。也就是说,一旦中国书画市场遭遇不景气行情,国内拍卖公司将面临运作困难的处境。在当前背景下,业内人士认为,拍卖公司需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这是很好的抗压方式。

据了解,近几年艺术品市场参与者在多元化发展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探索。2014年春拍,苏富比(北京)呈现了更加多样的艺术审美,从奇石、根雕到家具设计。然而,尽管多元化策略势在必行,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董国强坦言,匡时近年在书画和器物板块外,陆续增加了茶道具、佛教艺术品等,却并没有贡献太多成交额。“比如茶道具,价格较低,参与人群较少,但也要配备人员征集、制作图录,成本在增加,却看不到利润增加,拍卖公司实际负担在增加。”同时,艺术品价值和真伪鉴定的鱼龙混杂,也成为市场“硬伤”。“艺术品鉴定门槛较高,需要几十年的积淀和感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制度欠缺也存在现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