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拍品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什么

4月5日中午,许多艺术爱好者的微信朋友圈都被张大千的《桃源图》刷了屏:当天上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槌的香港苏富比2016春拍“中国书画”专场上,张大千的《桃源图》以3000万港元起拍,2.4亿港元落槌,最终以2.7068亿港元成交,创造了张大千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作品由著名藏家刘益谦竞得。

大家还没来得及忘记,前一晚另一件刷屏的天价拍品:4月4日晚,由画家吴冠中所创的巨制油画《周庄》,在保利香港2016春拍“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专场上以2.36亿港元成交。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吴冠中个人拍卖的最高纪录,甚至还超过了3年前曾梵志《最后的晚餐》在苏富比所创下1.8亿港元的纪录,创造了中国油画的又一峰值。

实际上,早在香港春拍举槌前,张大千的《桃源图》与吴冠中的《周庄》就已成为买家追慕的大热门:《桃源图》的拍前估价约5000万-6500万港元,而《周庄》的底价则高达2000万美元。如对两幅作品加以对比,读者不难发现其中的相似点:它们都尺幅巨大,《周庄》是目前市场上吴冠中尺幅最大的油彩作品,长度将近3米,而《桃源图》全幅也约有7尺之高。

两件大尺幅作品,也让人自然联想到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这件约为23.3平方尺的杰构,在去年嘉德春拍以2.79亿元成交。尺幅越大越好卖,难道已成为拍卖“新常态”?艺术和收藏市场分析人士朱浩云认为,画家对大尺幅作品投入的经历比较多,更讲究构图,容易出代表性作品。

“相反,‘二高一陈’和林风眠也是开宗立派的人物,尽管在美术史地位很高,但缺少大作品还是影响了他们的市场号召力。”他补充道。

无独有偶,两幅作品都创作于画家的晚年:创作于1982年的《桃源图》与张大千生平最后巨制《庐山图》的创作时间相仿,而吴冠中创作《周庄》时已78岁高龄。这两年,作品的“美术史地位”也越来越广泛地被藏家讨论。似乎价钱高的拍品多在美术史拥有一席之地。

“《桃源图》与《周庄》不一定是张大千、吴冠中最好的代表作,但它们都具有一定独创性。”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分析,与早期摹古作品不同,《桃源图》使用的泼彩泼墨是张大千晚年的独创,既糅合了西方抽象艺术的特征,又使用了东方的水墨语言。与此相似的是,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周庄》,也反映了吴冠中融汇中西美学的探索努力。

“这至少说明,凡是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都会受到市场欢迎。”精诚所至拍卖行总经理陈绮雯补充道。

分析

《周庄》破亿对当代艺术影响有限

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专场共推出248件拍品。张大千无疑成为本专场的最大“赢家”。除《桃源图》外,他的《阿里山晓色》《味江》《益都游屐》分别以4444万港元、3548万港元、3436万港元的成交价,包揽了本专场的二、三、四名。在专场超过5.6亿港元的总成交额里,张大千作品的成交额就占了将近7成。

2015年是“红色题材”走俏的一年。在去年国内产生的10件最贵艺术品中,潘天寿、李可染的作品就占了一半。然而,据《2015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张大千作品去年年度盈利下降了30%,也没有超高价作品出现。如今,香港苏富比春拍的成绩单,能否证明张大千已经“满血复活”?

季涛认为,从香港春拍的成绩来看,张大千的作品价格已经从调整中重新企稳。而在朱浩云看来,张大千从来没有离开过“第一梯队”:“即使在近年市场不景的情况下,张大千的总体成交价格依旧遥遥领先。”他指出,苏富比一直都有估价偏低的传统;而作为苏富比的“台柱”之一,张大千的价格涨幅还远未到顶。《桃源图》也可能带动张大千其他作品的“水涨船高”。

不过,不少分析人士同时提醒,张大千的应酬之作与代表作的价格差距依然很大,精品的拔尖未必就能拉高其他题材的价位。

对于市场来说,吴冠中的《周庄》又带来哪些启示?其实,早在5年前,吴冠中就凭1.15亿元的《狮子林》和1.5亿元的《长江万里图》迈入“亿元俱乐部”。此后,吴冠中作品价格一直保持稳健。有市场人士预期,作为“留法三剑客”之一,《周庄》拍得的高价建立了一个坐标,对无极、朱德群等名家作品也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吴冠中是一个很独特的案例。过去油画要么是写实的、要么是抽象的当代艺术,但吴冠中的作品都不具备这两方面的特征。”然而,季涛认为,由于吴冠中的“江湖地位”特殊,即使与他的同代人相比也没有可比性,价格破亿不一定能对油画当代艺术板块产生作用。

本次香港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的结果,或许能为这一判断提供印证。与往年相比,本次夜场的中国当代艺术无论在成交量或数量上,都出现了显著缩水。曾梵志、张晓刚等当代艺术“大咖”的作品甚至未见影踪。

“虽然影响未必会很直接,但《周庄》的破亿还是可以为当代艺术提振信心。它能让藏家意识到:这个板块也会有非常具有潜力的作品。”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向民说。

思考

“任性而为”还需要“沉得住气”

张大千《桃源图》引起热议,除了因为高价,还有买家刘益谦带来的“神秘感”。这位素以“任性”闻名的收藏家,曾以2.8亿港元购藏鸡缸杯成为焦点,去年又以1.7亿美元拍下莫迪里阿尼作品《侧卧的裸女》,创造了艺术品拍卖史第二高的成交纪录。

而《桃源图》的竞购过程同样显得耐人寻味。刚刚买下《桃花源》,刘益谦就在微信朋友圈里发表了一番感慨:“苦战了差不多1小时,第一次为竞拍一件作品挂了电话,又三次打电话给程寿康竞拍,实在是喜欢这张画,最终竞拍成功,大千问世,谁与争锋!”

最让舆论关注的是,刘益谦此举是否表明,他重新将目光从西方艺术品投回了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师?“实际上,《桃源图》这件作品对于刘益谦来说是可要可不要的。”季涛分析,刘益谦表面的“任性”之举背后,还有他基于龙美术馆立场的考虑:“几乎任何板块的艺术品他都在收集,而且都是精品为主,这与他的一贯思路是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