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新語)

原標題:考古發現,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新語)

  一個個考古新發現,能為國家和民族歷史提供例証,成為愛國主義教育載體,不斷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曾經,考古似乎和現代社會相隔甚遠,對普通人來說有些遙不可及。近年來,隨著考古發現的深入、考古手段的進步、考古知識的普及,考古不再是生僻冷門的領域,而是與每個人產生越來越多的聯系。

  近日揭曉的“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可以提供佐証。考古學家李伯謙認為:“這些發現相隔年代時間長、地域廣泛、內涵多樣,為中華文明補充新材料、提供新認識。”更值得欣喜的是,每年考古新發現的評選也是一次專業考古的宣傳普及,讓我們對文明的理解和認識日漸深入,讓考古和社會結合更緊密。

  隨著社會加快發展,如何平衡經濟建設和考古發掘值得探索。作為金代考古的重要發現之一,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遺址在考古發掘時,河北張家口配合冬奧會建設,將太子城遺址作為2022年冬奧會崇禮賽區的中心,成為冬奧會的亮點之一。

  重慶合川釣魚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遺址是目前國內罕見的經過大規模考古發掘、保存極其完整的宋代衙署遺址,為研究我國宋代城址與衙署建筑提供了珍貴的實物遺存。在考古遺址發掘展示中,當地將遺址保護與世界遺產申報結合,做到保護和研究並重。

  陝西延安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為認識龍山時代晉陝高原人群流動、社會變遷,乃至探索中國史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資料。遺址發掘採取了邊保護邊研究邊展示的手法,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分享考古發掘成果。事實証明,重大考古發現可以和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相得益彰,成為當地發展社會經濟的亮點,打造文化旅游的品牌。

  遼寧庄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是我國水下考古工作獲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目前唯一發現的北洋海軍艦銘牌,其材質、工藝及安裝方法首次得以明確。它的發現為研究中國近代史、海軍發展史和世界海戰史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也讓我們能夠重溫歷史、珍惜當下,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又一次生動實踐。

  考古和社會有什麼關系,和我們有什麼聯系?再次審視這些問題,我們的心中有了更豐富的答案。有人說,文明的人類總是熱衷於考古,就是想把壓縮在泥土裡的歷史挖掘出來、舒展開來進行窺探。一個個考古新發現,能為國家和民族歷史提供例証,為社會發展提供文化源泉,成為愛國主義教育載體,成為經濟建設的亮麗品牌,不斷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