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城四家子古城遗址发现“城中寺”

城垣萧瑟,黄沙漫卷。满眼荒芜的土坡上,已然看不出半点遗风古韵。而就在一个多月前,这个名叫城四家子古城的地方,正会聚着多位考古工作者,试图探寻他们脚下那座城池的奥秘。今年是此次发掘工作的第二年头,最新讯息是,文玩,一个千年古寺似乎就在刚刚被回填的土层下面。

古寺的征兆

“这座建筑正处在整个古城的中轴线上,而且靠近北城门,旁边还有很多附属建筑物,足以说明它的重要地位,只不过我们还没有找到直接证据去证实它的属性究竟是一个军事机构还是一个行政机关。”这是2013年夏天,首次发掘的开始阶段,考古专家团队负责人梁会丽根据找到的几处磉堆做出的一个推断:“其格局应该为‘面阔3间,进深两间’,这种规模在当时算得上比较大型的独立建筑。”

今年,这里出土以板瓦、筒瓦、兽面瓦当、鸱尾、兽头残块等屋顶建筑构件为主的遗物,同时出土大量陶瓷器残片。瓦件从出土层位和形制特征上亦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瓦件主要出土于台基外围的排水沟和早期倒塌堆积中,有两类,一类形体较大,且厚重,胎体呈青灰色;一类相对轻薄,胎体多呈浅灰色。晚期瓦件主要出土于台基上表面的瓦砾坍塌层中,均为窄小轻薄的浅灰色瓦。

值得重视的是,早期遗存中发现带有墨书文字的绿釉瓦,所见文字如“施主”、“兴教院”等字样,以及带有刻画僧人形象的瓦件,反映了此建筑与宗教相关,推测为一处佛教寺庙建筑基址。此外,还见有“大安八年”、“大安九年”等字样。大安为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年号(公元1085-1094年),处于辽代晚期,这对于判定该建筑始建年代具有重要价值。

破解古城门

古城址平面大致呈方形,面积为1839395.2平方米,至纯天珠,周长5748米,现存城门北、东、西各一座,东南角和西南角各存有一处角楼,城墙不等距分布高于城墙顶部的马面。城内地表遍布砖瓦、陶瓷碎片,还采集到铜钱、铜人、围棋子等大量文物。

通过发掘发现,该城门曾遭遇洪水冲击,保存状况较差。从现存迹象来看,城门宽约9米,门内两侧有青砖包边的门垛,西半部分保存有3个南北向排布的方形础石,础石边长0.6至0.8米不等,间距4.2米,

由于城门保存状况较差,考古人员没有发现可供判断的遗迹遗物。但从城门两侧墙体的地下基槽中出土了较多辽代晚期的废弃瓦件,可知至少城墙具有地下基槽的那一部分墙体营建时间晚于辽代,门垛处包砖的规格显示出相对较晚的建筑风格。由此推断,目前所见城门的修建时代应为金代。

被首次触碰的历史遗存

城四家子古城遗址距离白城市洮北区德顺乡4公里,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13年5月开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的专家团队进驻古城,对其首度实施主动性考古发掘,文玩,这也是古城第一次经历史料探索范畴之外的真实触碰。此前,史学家对其所有研究和探索都是基于历史资料出土文物,而不是考古学的角度。

考古工作者表示,此次对城址的考古钻探和发掘工作,确认了护城壕的规格,以及城外墓葬区墓葬的形制和分布情况,城墙和城门的形制、规格、营建过程及大致年代,对城内的高台式建筑的形制、功能及始建年代等也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对学术界来说,这座尘封已久的古城遗址越来越“清晰透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