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现以T0412北壁剖面为例对地层堆积情况介绍如下: 第①层:灰褐色表土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09 19:32 我要评论( )

南窑遗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南窑村,地处润元路以北、元和塘以西、新开河以东。2016年6月至11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受苏州市文物局委托,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为600平方米,采用直角坐标法布方,共开10米10米的探方6个。此次

南窑遗址位于江苏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南窑村,地处润元路以北、元和塘以西、新开河以东。2016年6月至11月,文玩苏州考古研究所受苏州文物局委托,对该遗址进行抢救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为600平方米,采用直角坐标法布方,共开10米×10米的探方6个。此次共发现文化遗迹66处,其中陶窑2座、房址5座、沉淀池2个、辘轳坑2个、沟4条、灰坑48个、井2口、灶1个。初步露出一处宋至明清时期的烧陶遗址。出土各类遗物余件(组),以生活用具为主,尤以油灯为特色还有生产器具和建筑构件等。

地层堆积

依据土质土色可划分为①~⑥层,至纯天珠,现以T0412北壁剖面为例对地层堆积情况介绍如下:

第①层:灰褐色表土,土质疏松,包含较多植物根茎、石块、现代垃圾以及瓷片、泥质灰陶片等。地层厚约30~60厘米,分布全方。

第②层:黄灰土,夹杂草木灰,土质较疏松,包含较多泥质灰陶片、瓷片。地层厚约17~60厘米,分布全方。

第③层:可分为③a、③b、③c三个亚层。③a层:灰黑土,夹杂较多草木灰、红烧土颗粒,土质较疏松,出有灰陶灯盏、盆、钵等残片和瓷片、硬陶片。地层厚约0~35厘米,分布全方。本层下发现较多灰坑。③b层:黄灰土,夹有草木灰,土质较疏松,出土较多灰陶灯盏、扑满、钵、盆等残片。地层厚度10~30厘米,除西南角之外分布全方。F2开口于本层下。③c层:黄灰土,夹少量铁锈斑,土质较硬。本层下发现一个辘轳坑。地层厚度0~30厘米,分布全方。

第④层:黄褐土,至纯天珠,夹铁锈斑,土质较硬。地层厚度为0~20厘米,分布于探方东北部。

第⑤层:灰褐土,夹草木灰,土质较疏松。出有灰陶盆、韩瓶、甑、钵、器盖、青瓷碗等碎片。地层厚度25~60厘米,分布全方。F4开口于本层下。

第⑥层:黄褐土,夹铁锈斑,土质较软。出土灰陶盆、陶罐、瓷碗等碎片。地层厚度0~30厘米,探方除北部外皆有分布。

遗迹

此次发掘共发现文化遗迹66处,其中陶窑2座、房址5座、沉淀池2个、辘轳坑2个、沟4条、灰坑48个、井2口、灶1个。出土各类遗物千余件(组),以生活用具为主,尤以油灯为特色,还有生产器具和建筑构件等。

遗物

出土遗物以生活用具为主,器形主要有灯盏、扑满、钵、盘、甑、杯、香炉、香薰盖,还有生产器具和建筑构件等。

江苏地区发现烧制陶器的陶窑甚少。此次南窑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以陶灯为大宗,且以破损、变形器为主,其他类型的器物也以残次品为主,因此,本遗址为一处窑址无疑。在陶窑周围均有功能相匹配的多种遗迹与其共存,这些遗迹与陶窑共同组成了功能较完备的制陶作坊区。宋代制陶作坊区平面布局由陶窑、房址、沉淀池、灶坑、水井及众多灰坑等共同构成。从窑址出土残次品及其生产规模分析,推测其性质可能民营。结合地层内的瓷片,推测该制陶作坊始建于唐末五代,一直延续使用至明清。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当地政府决定将该区域作为古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

    当地政府决定将该区域作为古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

    2019-01-09 08:12

  • 苏州张家港塘桥发现一个古墓 连考古队员都称奇

    苏州张家港塘桥发现一个古墓 连考古队员都称奇

    2019-01-09 07:57

  • 虽然这几处遗址都因保护需要没有完整发掘

    虽然这几处遗址都因保护需要没有完整发掘

    2019-01-08 08:39

  • 江苏徐州东汉下邳古城遗址被确认

    江苏徐州东汉下邳古城遗址被确认

    2019-01-08 02:4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