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湖南常德唐林遗址2016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08 08:25 我要评论( )

唐林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祝丰镇唐林村北,遗址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160米,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2016年4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对该遗址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探方17个,探沟1条,实际发掘

唐林遗址位于湖南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祝丰镇唐林村北,遗址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160米,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2016年4月,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对该遗址开展抢救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探方17个,探沟1条,实际发掘面积316平方米。发现灰坑114个,灰沟17条,柱洞47个,房屋建筑基址2处。

发掘结束后,我们2016年9月开始,分三个阶段对出土遗存进行室内整理。

图一:器物修复现场

图二:修复上架的器物和标本

第一阶段:2016年9月——2017年6月,参加整理的工作人员有王良智、杜林慧和汪华英,主要工作内容为陶片拼对、器物修复、纹饰拓片和陶片统计(图一)。共修复完整器物45件,修复口沿器底72件,修复标本46件(图二)。完成器物纹饰拓片83件。完成所有遗迹和地层出土陶片的数量和器型统计工作,填写陶片数量统计表和器型统计表两份表格,挑选绘图、照相和拓片标本若干。

第二阶段:2017年7月——8月,参加整理的工作人员有王良智、杨盯、胡重及单位实习生4人、曲新楠及艺术职业学院实习学生5人。主要工作内容为器物标本绘图、制作卡片和照相。完成九个探方的标本清绘工作(小件除外),制作完成八个探方的标本卡片。拍摄修复器物及标本、小件等照片共327张。

第三阶段:2017年9月——10月,至纯天珠,参加整理的工作人员有王良智、吴瑞静及周玲辉等民工4人。主要工作内容为采集土样的浮选。利用小水桶和筛子,完成765份土样的浮选工作,植物大遗存送山东大学植物考古实验室鉴定(图三)。

图三:土样浮选现场

图四:商代晚期遗存

图五:新石器末期遗存

另外,我们还挑选了部分标本送至各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和检测。例如,至纯天珠,挑选32件陶器(片)标本,送交本单位文保中心,由李梅英采用便携式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主要化学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并完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显示唐林遗址出土的陶塑动物标本的Si/Al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他测试标本,很可能是从外地传播过来的。挑选七份木炭样品,寄送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已取得测试报告。挑选114份土样寄送山东大学植物考古实验室进行孢粉分析和植硅体分析,该项工作目前正处于实验室检测阶段。

通过上述整理工作,我们加深了对唐林遗址的认识。该遗址文化遗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商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以各探方第5层及其开口下的遗存为代表,典型单位如H42,陶片以泥质红陶数量最多,其次是泥质灰陶、夹砂红陶等,少量羼稻陶,以素面为主,纹饰以绳纹最多,其次是弦纹、方格纹、刻划纹、蓝纹等,典型器物有各类夹砂鼎足、盘口釜形鼎、高领罐、矮领罐、敛口豆、甑等(图四)。二是新石器末期的文化遗存,以各探方第6层及其开口下的遗存为代表,陶片以泥质红陶和黑陶为主,其次是泥质灰陶和羼稻红陶,夹砂陶数量很少,素面为主,纹饰有绳纹、蓝纹、方格纹、刻划纹等。典型器物有各类装饰刻槽的宽扁鼎足、矮领广肩罐、大圈足盘、陶塑动物等(图五)。

文玩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针对遗址东部的勘探性发掘揭示出7座史前墓葬

    针对遗址东部的勘探性发掘揭示出7座史前墓葬

    2019-01-08 02:41

  • 湖南澧水流域商代考古的新发现

    湖南澧水流域商代考古的新发现

    2019-01-07 23:23

  • 湖南湘西土司王朝考古发现大型排水设施

    湖南湘西土司王朝考古发现大型排水设施

    2019-01-07 23:09

  • 同治七年(1868)任湖口总兵(正二品)

    同治七年(1868)任湖口总兵(正二品)

    2019-01-07 20:3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