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王心源说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06 12:49 我要评论( )

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世界遗产工作组19日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宣布,来自中国、突尼斯、意大利和巴基斯坦的科学家在突尼斯南部发现10处古罗马时代遗址。这是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境外首次发现考古遗址。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王心源说

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世界遗产工作组19日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宣布,来自中国、突尼斯、意大利和巴基斯坦的科学家在突尼斯南部发现10处古罗马时代遗址。这是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境外首次发现考古遗址

中国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研究员王心源说,这10处遗址分别位于丝绸之路西端突尼斯南部梅德宁、加夫萨和泰塔温地区,包括3段边墙、2处军事堡垒、3处水窖、一处农业灌溉系统一处墓葬

王心源说,这次联合考古历经2年多,研究人员利用遥感观测技术、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分析系统等综合技术,文玩,结合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最终确认这些遗址,并证明空间考古技术和方法行之有效。

“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主席、中科院院士郭华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至纯天珠,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联合亚、欧、非国家开展并主导遥感考古遗存发现与系统研究,对提升中国科学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水平、形成空间考古新研究技术与方法范式,具有标志意义。

遥感考古是利用搭载在卫星、飞机、飞艇等空间平台上的各类传感器,记录地物目标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特性,依据地貌形态、地物阴影、植被及土壤湿度、霜雪等因素在目标地区所形成的不同标志,解释地面地下遗迹的影像特征。

王心源说,遥感考古具有全局、直观、周期性强、覆盖范围大等特点,是考古学发展新增长点。

突尼斯文化部长穆罕默德·扎因·阿比丁说,突尼斯和中国都有悠久历史和文明,中国与突尼斯共享科学技术发展成果,提升突方考古学和自然环境研究水平,是合作共赢,有助于突尼斯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赋予文化遗产更多社会和经济价值

“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是中科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重要内容之一,以支撑“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分享数据、技术、知识和经验,在地球大数据平台建设、环境变化、减灾、水资源管理、城市发展、农业和粮食安全、海洋、自然和文化遗产等方面开展深度研究和科学合作。

小科普:“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

此次发布会由“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世界遗产工作组(DBAR- Heritage)组织召开。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RAD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突尼斯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INP)、突尼斯干旱区研究所(IRA)、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CNR)、巴基斯坦信息技术学院(COMSATS CIIT)。

DBAR国际科学计划是近期启动的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它是一项以支撑“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分享数据、技术、知识和经验的对地观测和地球大数据领域的国际科学计划,将在地球大数据平台建设、环境变化、减少灾害风险、水资源管理、城市发展、农业和粮食安全、海岸带、自然和文化遗产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深度研究和科学合作。

世界遗产工作组(DBAR- Heritage)致力于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宏观把握“一带一路”沿线世界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发现世界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至纯天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出席中乌联合考古工作会议的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代表在拉巴特遗址考古现场合影留念 据有关资料

    出席中乌联合考古工作会议的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代表在拉巴特遗址考

    2019-01-06 03:46

  •  新华社发 ↑这是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南护墙石雕遗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新华社发 ↑这是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南护墙石雕遗存(陕西

    2019-01-06 02:32

  • 以及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等

    以及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等

    2019-01-06 02:29

  • 考古专家发现这些器物为中国先民自己生产的玻璃制品

    考古专家发现这些器物为中国先民自己生产的玻璃制品

    2019-01-05 17:03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