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发掘取得重大收获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30 07:50 我要评论( )

奇和洞遗址位于福建漳平市象湖镇灶头村东北4公里,西南距漳平市区42公里。遗址发现于2008年12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龙岩地区的洞穴专题调查。20092011年,福建博物院、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和漳平市博物馆组成发掘队,对该遗址进行三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2

奇和洞遗址位于福建漳平市象湖镇灶头村东北4公里,西南距漳平市区42公里。遗址发现于2008年12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龙岩地区的洞穴专题调查。2009—2011年,福建博物院、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和漳平市博物馆组成发掘队,对该遗址进行三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20平方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相关专家参与古人类学及古环境研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考古专业参与淀粉颗粒分析研究。2011年5月,福建博物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和漳平市人民政府五家单位联合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展福建奇和洞及相关遗址考古研究项目协议》。经考古发掘和初步研究表明,奇和洞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初、早期过渡的洞穴遗址。发掘区主要集中在洞口大厅的北侧及洞外岩棚,文化堆积层连续,保存较好。

文化层堆积及其年代

从上到下共分9层:①层属现代层,黄褐色土夹灰白色石灰层。②层为黑色黏土层,局部夹杂块状褐色土,结构疏松,含少量粗砂及磨圆度较高的细砾,其中包含有螺壳、瓦片、酱釉瓷片、青花瓷片和零星烧土等。③层可分③A、③B和③C层,均呈东高西低之坡状。③A层,深褐色砂质黏土,结构较疏松,含大量夹砂陶片、动物牙齿和骨骼以及少量磨制石器;③B层,灰褐色黏土,结构疏松,包含物基本同上层;③C层:土色类似于③B层,但粘性较大,陶片明显异于③A、③B层,磨制石器极少,且动物骨骼和螺壳等已甚少见。④层,即灰烬钙板层,呈灰黄色,结构紧实,局部因含水而松软,且钙板层主要见于探方中部,向北部逐渐尖灭,向南渐呈断续状。⑤层呈棕褐色砂质黏土,含砂量少,黏性大,夹杂大量红烧土颗粒和钙板结核块粒,出土少量夹砂黑陶片、大量石片及石核、石锤、石块等,动物骨骼及牙齿明显少于(③C)层。⑥层,深棕褐色砂质黏土,结构较紧实,其间密集分布四层打制石片,分别为⑥a、⑥b、⑥c、⑥d,似为多次在较短时间内间隔而形成的小层,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该区加工石器所形成的堆积层。⑦层为旧石器时代人工铺就的鹅卵石石铺活动面,其间夹杂大量青灰色砂土,面上有少量石制品。⑧、⑨均为河流冲、洪相沉积,属晚更新世晚-末期自然堆积层。

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发掘取得重大收获

2号支洞洞口处3号石铺地面

根据考古发掘的层位关系以及相关层位的20多个测年数据表明:洞口探方的文化堆积层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史前阶段:即⑦-⑥层为旧石器时代末期文化层,含人工活动面遗迹、打制石器及少量哺乳动物化石(距今17000—12000年前);⑤-③C层为新石器时代初期文化层,含人类头骨、磨制石器、磨制骨器、陶器、艺术饰品和伴生动物群(距今约12000—9000年前);③B-③A层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层,发现有人类居住面遗迹、人类头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磨制骨器、艺术饰品、陶器及伴生动物群(距今约9000—7000年前)。此外,在奇和洞支洞内调查发现的晚更新世早-中期哺乳动物群化石,其年代较早(约距今6--10万年前)。

遗 迹

包括灰坑、沟、房址、柱洞、火膛、灶和鹅卵石石铺地面等。

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发掘取得重大收获

灰坑13个:分属于不同时期,大部分开口于②层下,少量开口于③C和⑥a层下,形状多为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填土一般为黑灰色黏土或灰褐色砂质黏土,晚期灰坑包含少量青瓷片、螺壳、烧土粒、炭粒等。早期灰坑包含有少量动物遗骨和石块,以及细碎的陶片。

房基2座:F1位于T2、T3的①层下,打破②层,为明代建筑残迹,残留3层基石和由红砂土平整铺垫的活动面。F2位于T2、T3的③B层下,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残留有11个柱洞和居住面,并发现木骨泥墙的残块。柱洞的做法是,先在居住面上挖圆形柱坑,在柱坑内置木柱子,而后在其周边用黑灰色砂质黏土敷住压实。居住面主要也是由红砂及烧土平整填垫而成,并发现有一个灶。

火膛3个:火膛2开口于④层下,呈不规则方形,斜直壁,平底,堆积主要为红烧土和黏土质砂,包含石片,石块,螺壳和少量碎骨等。火膛1、3均开口于⑤层下,近圆形,斜直壁,近平底,深灰色土,夹杂大量红、灰烧土颗粒,结构疏松,呈坑状堆积,包含大量木灰烬,少量夹砂灰陶片、钙结核及石片、断块等。

石铺地面3处:T1③B层下的石铺地面略呈圆形,边缘为黑、黄色黏土羼杂的火烧硬面,结构致密、坚硬;其西部有数块排列有序的大石块,似属人工有意放置。故该处应是洞内居民的聚集活动场所,其东北部有一烧火堆遗迹。T2⑦层的石铺地面,应为人工搬运河滩磨圆度较高的鹅卵石铺垫而成,间杂大量青灰色细砂,结构致密、坚硬。地面中间略高于两边,且南部边缘发现一排水沟。T5⑤层下石铺地面位于洞外北面2号无名洞洞口,往洞内延伸,揭露面积约5平方米,全部为河卵石铺就,面上填沙。

遗物

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艺术饰品及动物牙齿和骨骼等。

陶器:多为夹砂陶,以灰褐陶为主,灰黄、红褐陶次之,少量灰黑、灰白陶。火候较低,质地疏松。多属素面,部分轻微磨光;斜向或交错绳纹次之;少量刻划纹、锯齿纹、戳点纹、波浪纹、弦纹、压印纹、指甲纹、曲折纹和镂孔装饰;另有部分方格纹与弦纹,锯齿纹、戳点纹及压印纹,波浪纹与附加堆纹等组合纹饰,多位于器物颈和口沿部位;刻划和镂孔仅在极个别陶器中出现。可辨器形有:釜、罐、盆(碗)、钵、盘等。

石制品类型丰富,有石核、石片、断块、石锤、石砧、砍砸器、刮削器、石球、砺石等,并出有磨制较精美的石锛、石斧、石刀、石凿、石网坠等。

骨器有骨锥、骨匕、骨刀、管状器、鱼钩、尖刃器和打制骨片器等,多采用哺乳动物管状骨或肋骨加工而成。

艺术饰品有由砂岩砾石磨制的鱼形雕刻钻孔佩饰件和由动物管状骨截取的骨管,反映当时人类已具备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和审美情趣。

陆生动物以哺乳动物种类最多,计有南蝠、蹄蝠,菊头蝠、白腹管鼻蝠、鼠耳蝠、鼯鼠、黑鼠、林姬鼠、岩松鼠、小家鼠、竹鼠、豪猪、犬、普通狐狸、赤狐、副獾、松貂、艾鼬、青鼬、黄鼬、黄腹鼬、鼬獾、小猪、野猪、水鹿、獐、小麂、山羊和猕猴;水生动物如螺类、蚌类、龟、鳖、蟹类、鱼骨以及少量鸟禽类骨骼等。

奇和洞出土的遗物——石斧

初步认识

奇和洞遗址的发现是福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考古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辽宁发现3500年前古灌渠 由瓶颈陶片确定出遗址

    辽宁发现3500年前古灌渠 由瓶颈陶片确定出遗址

    2019-01-01 22:44

  • 落款为永宁王府掌理府事肃湷立

    落款为永宁王府掌理府事肃湷立

    2019-01-01 22:43

  • 山西阳城将修缮商汤行庙遗址

    山西阳城将修缮商汤行庙遗址

    2019-01-01 22:42

  • 陕西宜川发现一处春秋时期遗址

    陕西宜川发现一处春秋时期遗址

    2019-01-01 22:38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