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中山国古墓葬船坑罕见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30 01:25 我要评论( )

一个在动荡不安的战国时代,几经起落、放射异彩的国家突然抽身于历史舞台之上,全无了踪影;这个不同于中原诸侯、不属于华夏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国度,后人也只能在典籍里见到关于它的只言片语。值得庆幸的是,两千多年后,考古专家们可以用丰富的遗存,开始

一个在动荡不安的战国时代,几经起落、放射异彩的国家突然抽身于历史舞台之上,全无了踪影;这个不同于中原诸侯、不属于华夏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国度,后人也只能在典籍里见到关于它的只言片语。值得庆幸的是,两千多年后,考古专家们可以用丰富的遗存,开始补写那个神秘王国的文明历程……

上世纪70年代,河北省平山县农民平整农田时刨出了战国时期的大瓦,从而引出村民刘西梅老人关于古石神秘文字的故事。于是,2200多年前消失的一个神秘王国与今人不期而遇了……

1974年冬天,平山县三汲乡农民开始大规模平整农田,引起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的关注与不安:农民不断到附近一些被怀疑是古墓的大土丘上取土,已对现场造成了破坏。考古人员迅速赶到了现场,发现被农民刨开的封土下面,到处埋着战国时期的瓦,那是宫殿建筑所用的大瓦。

古墓遭到破坏,让人深感痛心,也给了考古人员一个尽早打开墓葬的机会。这期间,当地一位农民,向考古队队长陈应祺讲起了一件往事:30多年前,村里有个叫刘西梅的老人,夏天下大雨把家里地头冲垮了,他就在另一块没有种庄稼的地里起土填埂挡水,结果挖出一块大河光石。石上面刻有文字,可谁也不认得那是什么字。

这件事立刻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兴趣,他们随即来到刘西梅家,看到了这块石头。虽然当时,谁也不能解读这些战国时代的文字,但他们内心已隐隐约约地意识到,自己与2200多年前消失的一个神秘王国不期而遇了。

公元前5世纪,由于周王朝统治的日渐衰落,中国进入了烽烟四起、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就在这一时期里,一个在北方大山深处逐步壮大起来的古老民族——鲜虞,在经历了无数年的苦斗后,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中山国。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他的子民开始越过太行山,向东部平原迁徙,并定都在诸侯国势力薄弱的地带。但是,这个弱小的国家,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来自强敌的不断侵扰,终于在公元前407年,被魏国所灭,成为魏的属国。

中山国古墓葬船坑罕见

刻着字的神秘河光石

国破家亡,逃避到大山之中的桓公,经过反思后逐渐成熟起来,经过20多年的抗争,再度出山复兴了自己的国家。此后,中山国逐渐国富兵强,不仅参与“五国相王”,开疆拓土,也埋下了招人嫉恨的种子。公元前296年,国力日衰的中山国都城——灵寿,终于抵挡不住强敌的连续进攻而陷落,一代强国至此宣告灭亡。

在中山国灭亡的2270年后,考古人员在平山县三汲乡意外见到的这块石头,与这个神秘王国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呢?或者,这些文字仅仅只是一道咒语?

古文字专家李学勤首先肯定了这块石头属于战国时代的遗物,并对石头上的文字进行了翻译。

“监罟(gu)有(you)臣公乘得守丘其旧将曼敢谒后□(Chu)贤者”。这些类似密码般的古文字,实际是战国时代一个叫公乘德和一个叫旧将曼的人,留给后人的一段自我介绍。

中山国古墓葬船坑罕见

手工业作坊遗址

2000多年前,两个守墓人留下的这段话语,证明了这个古墓比较集中的区域,是战国时代一个王家园陵的所在。那么,它到底是哪一个王家的园陵呢?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个神秘的中山国。

人们先在距离古墓群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些手工业作坊的遗址。大量的作坊遗址、居住遗址和零星文物的发现,为最终搞清古墓群与中山国都城之间的依存关系开了一个好头。

与此同时,一个更加深入的考古发掘行动从编号为1号的古墓周围开始了。

1号古墓是古墓群中体形最大的一个,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1号古墓的飨堂早已坍塌,但经考古建筑学家对遗迹测量后绘出的图形看,这个墓顶建筑共由一层飨堂、两层回廊组成,气派恢宏,高大巍峨,显示出墓中主人地位的显赫。不仅如此,地上封土至今仍然高达15米,东西底边长92米,南北底边长110米。封土平面基本为方形,由下到上构成三级台阶,第二级台阶以上还残存着建筑的遗迹。

随着勘探范围的扩大,人们在1号墓外围先后发现了6座陪葬墓、2个车马坑、1个杂殉坑。陪葬人的头部都朝向主墓,说明其与主墓中人物的关系十分密切,应该是主墓中人物的妻妾。陪葬中出土的大量玉器,从器型上分,有礼用的玉壁,有饰用的玉佩,有实用的玉梳、带钩、玉人和一些小玩具。它们都是玉器中的珍品佳作,反映出主人身前的荣华富贵。而距离主墓稍远一些的6号陪葬墓中,出土的随葬器物大多就只是一些粗糙的灰陶和小玉石了。6号陪葬墓中的女主人或许是一个比妾的身份还要低下的奴婢,但一个拥有成群妻妾的人,也一定会拥有更多的奴婢,为什么只有她可以葬在主人的身边?恐怕是一个难解之谜。

陪葬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葬船坑的设置,这在中国北方的古代墓葬中十分罕见

1974年的冬天,考古人员对1号古墓周围陪葬墓和殉葬墓的发掘结束了。此次发掘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证实了主墓中人物的君王身份。但是,对主墓的发掘并没有被马上列入计划。

1975年秋天,考古人员开始对6号墓实施发掘。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民工在主墓室侧面平台上意外踩空的一脚,,竟踩出了一个宝库。

1975年秋天,考古人员开始对6号墓实施发掘,这是一个在外形上比1号墓小一些的古墓,但墓道也长达了90米。可是,这个墓的主墓室曾遭到过严重的盗掘,已经一无所有了。

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民工在主墓室侧面的平台上,意外踩空的一脚,竟踩出了一个宝库。陈应祺回忆说:“我们挖到那一层,一个民工往上一踩,哧溜一声,那只脚就下去了,一个大窟窿,吓他一跳。把他拉起来,老百姓一看说,好大的烟!因为是冬天,窟窿里冒出的实际是热气。”

一个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从来没有见过的墓葬格局出现了。在主墓室的两侧,竟然还有两个与主墓室互不相连,用来放置陪葬物品的仓库。这种超常规的墓室结构设计,被以后的发掘证明为,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王陵墓所独有的。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中山国王陵墓葬中的大多数宝物,在2000多年中一次次逃过盗劫,被保护了下来。在主墓室东西两侧的宝库中,一次就出土了几百件文物,其中有大量的稀世珍品。

最特别的是山字形青铜器,高143厘米,重50多公斤,一共出土了6件。这种造型特别,气势雄伟的青铜礼器,是以山为崇拜的古代鲜虞人精神的凝练,是中山国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这应是中山国的国徽。

在经过了两年多的铺垫后,人们期待已久的1号墓的挖掘终于开始了。

中山国古墓葬船坑罕见

山字形青铜器

1号墓在墓室构造上完全接近于6号墓。不同的是在主墓室的东北方向又多出了一个宝库,这说明墓中这位君王的地位更加显赫。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时期文物

    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时期文物

    2019-01-01 22:40

  • 晋代之后更是将薄葬形成制度

    晋代之后更是将薄葬形成制度

    2019-01-01 22:30

  • 扬州发现四百年前明代墓葬

    扬州发现四百年前明代墓葬

    2019-01-01 22:23

  • 山东滕州发现136座东周墓葬

    山东滕州发现136座东周墓葬

    2019-01-01 19:28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