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这尊头像戴着精致的花冠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9 05:23 我要评论( )

说起济南城的历史,人们一定会想起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的说法。按照这一说法,最早的老济南其实是位于现在济南市东约35公里章丘龙山街道阎家村北的东平陵城。东平陵城是汉代济南郡、济南国的治所,西晋永嘉(公元307312)后,济南郡治由东平陵城西迁至历

说起济南城的历史,人们一定会想起“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的说法。按照这一说法,最早的“老济南”其实是位于现在济南市东约35公里章丘龙山街道阎家村北的东平陵城。东平陵城是汉代济南郡、济南国的治所,西晋永嘉(公元307—312)后,济南郡治由东平陵城西迁至历城。济南城于是到了现在的位置。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现在人们说的“老城区”地底下丰富的文物资源就是证明。

从2003年开始,考古人员从老城区县西巷的地底下发掘出了80余尊精美佛教造像,这些佛教造像虽然大多有残缺,但造型精美,时代从北朝一直持续到宋代。同时发现的宋代地宫,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精美的砖雕佛教地宫;在地宫南侧发现的佛教举行宗教仪式的“方形坛”,在全国已发现的佛教造像埋藏坑中尚属首次发现。地宫和“方形坛”等寺院基址的发现,也揭开了济南老城区创建最早,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开元寺的神秘面纱。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表示,县西巷的考古发掘,证明了济南历史上佛教的繁盛,对了解历史上佛教的布局和济南城市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但县西巷的考古发掘也同样有着遗憾,除了几次专业考古发掘,2011年底和2012年初,由于种种原因,考古人员一直无法进入舜井街西侧工地,因而无法对出土佛像的确切位置和归属进行考证,丢失了很多有价值的历史信息,“闹市区建设必须先进行地下考古,否则会对地下济南的历史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顶管施工,佛像挡道——佛像重见天日充满戏剧性

济南老城区是市政府公布的六片地下文物保护区之一,地上地下文物遗迹十分丰富。因此,每次老城区要进行工程建设时,李铭都非常关注,因为如果没有考古部门提前进行专业的考古发掘,施工很容易对地下文物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

2003年,位于老城区中部的县西巷进行全面拓宽改造,建设部门要在地下进行大型污水管道的施工,一听到这个消息,李铭就立即赶往工地查看,建设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不会大面积挖掘地下,只是打竖井进行顶管施工。

谁知道顶管施工也遇到了“特殊状况”,李铭说,“施工人员在县西巷距地表4米以下从南往北进行顶管施工,几天之后,顶了大概一百多米,却顶不动了。这时候,有人打电话给考古所举报,说工地上发现了石佛。”

接到举报电话之后,李铭立即赶往现场,到现场后,他发现,其中一尊大的石雕罗汉像挡住了管子的去路。凭借多年的考古经验,李铭觉得这些佛教造像非常珍贵,看起来应该是北朝到宋朝的。于是立即要求施工方停止施工。2003年5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进驻县西巷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后的2003年七八月份和2006年9月份,为配合基本建设,考古人员又多次对县西巷进行了发掘,使得80余尊精美佛教造像和佛教地宫、“方形坛”重见天日,引起全国轰动。

寺院地宫惊艳出土——地宫中的砖雕“全国最精美”

李铭介绍,考古工作的第一个重大发现是一座佛教造像窖藏坑。窖藏坑的南北长1.6米,东西宽1米,深约1.2米,开口距地表约2米。在窖藏坑中,考古人员共清理出北朝到宋代的佛教造像和残件20多件。令人惊喜的是,在窖藏坑西面十多米的地方,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精美的砖雕地宫。地宫的开口层位比较高,顶端部分高于当时的地表。可能是考虑到地下水位较高的原因,如果把地宫完全建在地下而又没有完善的防潮措施,就不适合用来盛放珍贵的经像,所以原来修筑地宫时采取了半地下的方式,上部再修筑塔或经阁。地宫的外围边长是2.2米,内部边长为1.8米,制作非常规整。地宫的门道在南侧正中,出土时门口被一些废弃的砖封砌,这些废弃的砖中就有一些精致的雕花砖,用砖封砌之后,再用细腻的石灰膏粘合。门外有一条在夯土中挖成的向南的门道,宽度与门宽相同。

地宫的砖雕部分组成须弥座的形式,壸门凹入壁内,辅纹砖逐层凸出,设计上非常巧妙。须弥座上方用普通砖四角叠涩出顶部。可惜出土时损毁程度比较严重,除西北角保留较高的叠涩部分外,其他部分都仅存到须弥座上方。地宫内部装饰砖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辅纹,辅纹主要用在壸门上下方,上面两层,下面四层,纹样分别是连续相接的覆莲、仰莲、钱币、竹节纹、卷草纹等,其中的竹节纹甚为罕见。另一种是主纹,位于壸门内,单砖一侧雕成莲花、西番莲、羚羊、山羊、鹿等各种象征祥瑞的纹样。壸门之间隔有单个的小立砖,三面刻有宝瓶莲花等纹样。李铭表示,地宫的砖雕非常精美,可以说是全国寺院地宫中最精美、最漂亮的砖雕。

沾满泥浆的石碑——见证了北宋开元寺修地宫的情况

李铭说:“对考古人员而言,最希望的是能在发掘中发现带有文字的东西,这对研究出土文物和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县西巷考古发掘中发现宋代石碑的过程就非常有意思。那天是在清理地宫,地宫的底部铺有方砖,但中部偏北有空缺,斜躺着一块沾满泥浆的大石块,当时也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我就让人用水泼了一下,再用手一摸,石面发涩,很像是刻有文字的石碑,心下一喜,赶紧让人清洗干净,果然是一块宋代石碑。”

清洗干净之后,考古人员发现,这块石碑的碑文记载了北宋开元寺修这座地宫的相关情况。根据碑文记载,这座地宫的修建年代约在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或稍后,地宫当初是为了供奉“杂宝经藏”的。石碑的发现,也让考古人员明确了地宫所在地正是宋代开元寺遗址所在地。出土时石碑是斜躺着的,有被撬起的痕迹,说明地宫似乎是被盗过。关于地宫的毁弃年代,从地层关系等因素综合推测,李铭认为应该在北宋末年,可能毁于徽宗灭佛或者宋金交兵时。

方形坛——全国首次发现,轰动考古界

李铭介绍,在地宫南侧约0.5米处,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另外一处佛教造像窖藏坑,形状基本呈正方形,南部正中有台阶状入口,东西宽3.7米,南北长4.3米,深0.8米。
有意思的是,坑的中部有一块三合土夯筑而成的方形坛,边长2.4米,制作非常规整。所有的造像都分布在方形坛四周,可以看出当初摆放时多“面向”中央台子。这种埋藏方式在全国已发现的佛教造像埋藏坑中非常罕见。李铭说:“造像面向方形坛摆放,可能是举行过某种祭祀仪式。这个方形坛在全国属于首次发现,当时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很多国内著名考古学家纷纷前来查看。”

精美佛像堪比青州——80余尊佛像题材丰富,雕刻精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枣庄86座东周古墓出土文物数千件

    枣庄86座东周古墓出土文物数千件

    2019-01-01 22:54

  •  图为专家现场验收出土文物

    图为专家现场验收出土文物

    2019-01-01 19:32

  •  大古界遗址出土文物包括陶、石、骨器等多种

    大古界遗址出土文物包括陶、石、骨器等多种

    2018-12-30 11:01

  • 近500件禹墟出土文物被标注身份证明

    近500件禹墟出土文物被标注身份证明

    2018-12-29 18:45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