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考古用上数字高科技 浙大要把莫高窟完整拷下来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6 22:41 我要评论( )

说起考古,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锦炎说,以前我们人在挖掘现场,挖一层,大家埋头记一通,回去再原模原样画下来。但是这种延续了好几代人的考古方法,却因为记录盲点,等到大家想再次探究一个冷门细节的时候,现场却不复存在了。 昨天,第十一届

说起考古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锦炎说,以前我们人在挖掘现场,挖一层,大家埋头记一通,回去再原模原样画下来。但是这种延续了好几代人的考古方法,却因为“记录盲点”,等到大家想再次探究一个冷门细节的时候,现场却不复存在了。

考古用上数字高科技 浙大要把莫高窟完整拷下来

昨天,第十一届全国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在浙江大学召开。考古学者带着近百个考古、文物研究、生物考古等方面课题、技术,前来共同探讨:人类时间史上的两头——当代最先进的高科技、历久弥香的老古董印迹,到底是怎么完美结合,从而为人类提供更生动的历史宏图的?

数字化技术,留下敦煌的美好

2010年,浙大与敦煌签订战略合作,建立敦煌文化数字资源库,共同完成60个石窟所有壁画的数字化工作,并且建立敦煌壁画数字库网络化的平台。

由于气候变化,游客量增加,这几年,敦煌壁画的老化速度正在加快,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刁常宁博士是这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之一。刁常宁说:“我们不知道这种老化最终会不会导致壁画从人类文明长河中消失,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做的一个工作,是利用科技手段,,保存它现有的风貌。”

浙江大学研制了一套全世界最先进的壁画拍摄设备,分6个组,在敦煌60个石窟里,把敦煌壁画拍下来。“这套设备,能完成自动拍摄,基本上15秒一张照片,一个小格一个小格拍,每一张壁画要拍成百上千张照片。”

刁常宁说,图片最高精度达到900亿像素,最大的壁画,文件尺寸达到了60G。这样的采集精度,可以支持同样尺寸的壁画的出版。

刁常宁说,“壁画所在的墙面本来是不平整的,要做到不变形、无缝拼接,难度可想而知。”

目前,敦煌壁画采集工作已经完成了大半,50个洞窟里的壁画数字图像,已经完成了拼接。“学校计划明年年初,在浙大搞一个敦煌壁画资源库的成果展。今后在浙江大学将完整复制一个完整洞窟,博物馆还会对外开放。”

给大地做B超,“照”出良渚古城

四、五年前,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田钢最熟悉的地质探测仪器设备,还都是用来寻找石油等地底矿物的。那个时候,田钢和考古,还完全搭不上关系。

直到2008年,考古研究所邀请他给大地做“B超”,用来发现古代的奥秘。

“地球物理考古的仪器,通过波动、电学、磁学探测地下几十米范围内的东西,因为考古遗迹跟周围的土壤,在物理上有些异样,比方说电阻力、放射性波段等等会有差异,我们就利用这种差异,用仪器设备测试出来,来推断地下遗址的形状和范围。”他笑称:“我是给大地做‘B超’的,测出地底下磁场、电阻等情况异常,来说明地底下有‘玄机’。”

田钢告诉记者,在发掘良渚古城时,起先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古城墙,但是它的走向延伸到底如何?如果完全通过考古勘探,现实是不可能的。田钢团队通过大地“B超”分析,基本上测绘出了古城墙的范围。

“不过,这张B超单子就跟你在医院看病一样,照B超的医生会跟你讲一讲,关键还是要主治大夫诊断。”田钢说,地球物理考古对古地貌进行探测,还需要考古学家再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在国外,地球物理考古发展比较成熟,已经是田野考古的必备流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2019-01-01 22:27

  •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2019-01-01 20:0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