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江苏泗洪顺山集新时期时代遗址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5 22:37 我要评论( )

顺山集遗址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大新庄西南约500米处,重岗山北缘坡地之上。该遗址由南京博物院尹焕章、张正祥等先生于1962年调查发现并命名,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复查确认。遗址总面积近15万平方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遗址范围内的挖坑采砂

顺山遗址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大新庄西南约500米处,重岗山北缘坡地之上。该遗址由南京博物院尹焕章、张正祥等先生于1962年调查发现并命名,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复查确认。遗址总面积近15万平方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遗址范围内的挖坑采砂活动,给遗址造成了严重破坏。为防止遗址进一步遭受破坏并了解其文化内涵,南京博物院与泗洪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分别于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2011年3月至10月对其进行第一、二期考古发掘,两期发掘总共发掘面积2500平方米,发掘取得预期效果,收获颇丰,确认其为一处距今8000年前后的史前环壕聚落。清理新石器时代墓葬92座、灰坑26座、房址5座、灶类遗迹3座、大面积红烧土堆积及狗坑各1处,出土陶、石、玉、骨器共计300余件。壕沟内堆积见有大量兽骨及鱼骨,并在多个单位中浮选出碳化稻米。经初步分析,该遗址新石器时期遗存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环壕

环壕最先发现于遗址范围内采沙坑断面之上。随后进行大面积钻探,确认了其平面布局及尺寸,并依据钻探结果选取多个地点对其进行解剖发掘。环壕东西宽约230、南北长约350、周长近1000米,环壕内侧面积近75000平方米。北部地势最高,向南侧逐渐倾斜,最南端为赵庄水库,此处原为一条东西走向的自然河道,与壕沟组成一个封闭空间。

环壕最宽处位于北部靠近采沙坑处,宽达24米,普遍宽约15米左右,最深处位于最宽的北部,深度超过3米。从东段壕沟解剖情况看,壕沟底部较平坦,坡度较缓,外侧沟壁坡度较大,内侧沟壁呈缓坡状,坑洼不平,沟外堆积往往直接延伸至沟内,与沟内堆积相叠压。沟内堆积以二、三期遗存为主体,环壕底部均见有淤泥或泥沙,厚薄不均。环壕开挖并使用于一、二期之际,二期时开始遭到废弃,部分区域已被生活废弃物所填平,至三期时整体上基本被填平。我们推测,壕沟最初的主要功能是用来防御和排水,随后遭到废弃并成为倾倒生产生活废弃物的场所。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何二、三期遗存地层陶片偏少的现象。

二、顺山集一期遗存

一期遗存主要见于环壕内侧,其中位于西北区域的居住区堆积最为丰富。共清理房址2座、灰坑17座、灶(烧结面)3座、狗坑1座,以F1、F2、H3、H4等单位为代表。

房址中浅地穴式与平面起建式各1座。F1为浅地穴式房子,平面形状近椭圆形,面积7.5平方米,居住面外侧有一周小柱洞,门道朝南,灶坑位于房子内侧中北部,坑内残存陶支脚。灶类遗迹(Z)与狗坑均位于居住区房址附近,灶类遗迹位于房子附近的活动面之上,Z2灶台与烧结面并存,其余2座仅见烧结硬面,此类遗迹应系露天炊煮所用,烧结面因火烤而成。狗坑为整狗埋葬,与房屋建筑密切相关。一期遗存陶器以圜底器为主,其次为平底器及少量的矮圈足器,基本器物组合为釜、罐、钵、盆、支脚、器座等,釜为大宗。夹砂陶占90%左右,有少量泥质陶。夹砂陶多外红(褐)内黑,陶色不均,陶胎普遍较厚,器形不甚规整。泥质陶多为红陶,器表多施红衣。以素面为主,纹饰有指甲纹、按捺纹、乳钉纹、附加堆纹及镂孔等,指甲纹、按捺纹多饰于釜口唇外侧。石器出土较少,多粗糙,器类有斧、锛等。玉器仅见玉管1件,双面管钻,器表抛光。

三、顺山集二期遗存

二期遗存分布范围在一期基础上有所扩大,跨过环壕,在环壕外侧形成专属埋葬区。两期发掘中,所获二期遗存最为丰富,共清理房址3座、墓葬70座、灰坑5座、大面积烧土堆积(ST)1处。

该期房址面积较一期大,其中F5面积达到22平方米,均为平地起建式,周围一圈柱洞,中部有1-2个中心柱。F3、F5中部均见片状红烧土堆积,残存陶支脚,F4中部残存一件可修复带鋬圜底釜。

墓地位于遗址西北区域环壕外侧。因常年自然剥蚀及历年耕作活动,现在所见墓葬均开口于耕土层下,大部分墓葬被不同程度扰动,部分仅存底部,人骨多保存较差,呈粉末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葬间排列有序,成排分布,较少出现打破关系。墓葬方向多为北偏东,个别朝南。大部分墓葬无随葬品,有随葬品者最多随葬3件,其余为1—2件,随葬品器类有釜、钵、壶等。除个别墓葬为侧身葬外,其余均为仰身直肢葬,以单人葬为主,并存在少量双人合葬及多人合葬。M39为多人合葬墓,骨架保存极差,部分仅剩粉状痕迹,从下肢骨判断,至少为6个个体,均为仰身直肢葬,骨骼排列密集。其中3人通过牙齿判断其年龄大致在12—15岁之间,性别不明。随葬陶器3件,均位于头端,壶、罐、钵各1件。
二期遗存陶器以圜底器及平底器为主,圈足器仅见有豆,不见三足器。基本器物组合为釜(以圜底为主,并见少量平底釜)、平底双耳罐、钵、灶、支脚等,此外还有勺、豆、壶、器座、小杯、器盖、纺锤、纺轮、泥塑模型等。釜多深腹筒形,早段多为大敞口,近似头盔状,到晚段则口径相对缩小、器腹加深,新出现花边口釜。夹砂陶占绝对多数,达99%以上,泥质夹植物末陶、泥质陶及夹砂夹云母陶少见。陶色不均,夹砂陶多呈红(褐)色及灰褐色,陶器内侧多呈纯黑色,应为渗碳所致。陶器多为素面,饰纹饰者较少,主要有乳钉纹、刻划纹及镂孔等。装饰多见窄条形鋬手。石器主要见有斧、锛、磨球等,带脚磨盘仅见残件1件。此外,该期遗存于壕沟内堆积中出土大量麋鹿、猪等动物骨骼。

江苏泗洪顺山集新时期时代遗址

二期遗存陶器

四、顺山集三期遗存

三期遗存分布范围在二期基础上进步往壕沟北、东、东南几个方向扩展。该期遗存揭露面积不大,且主要集中于墓地区域,所获遗迹遗物较少。共清理墓葬22座、灰坑4座。墓地位于遗址西南壕沟外侧,墓葬开口于现代耕土之下,部分墓葬因现代人类活动而被破坏。墓葬多为南北向,头向南,部分墓葬尺寸较大、随葬品较为丰富,如M98共随葬釜、圈足盘、钵等共9件陶器。随葬陶器器类有(绳纹)釜、圈足盘、钵、壶及器盖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图为专家现场验收出土文物

    图为专家现场验收出土文物

    2019-01-01 19:32

  •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表示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表示

    2019-01-01 19:28

  • 证明江苏早期的文明历程

    证明江苏早期的文明历程

    2019-01-01 19:12

  • 墓葬群大致分为南北两组

    墓葬群大致分为南北两组

    2019-01-01 16:4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